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宗薩欽哲仁波切】憶念文殊菩薩就是最好的供養


菩薩身相之所以用橘色,因為橘色代表的是太陽快要出來時,天空中的光芒。

也代表從這個顏色後,大地會有光明。為了方便解說,我們說文殊菩薩是橘色的。

我們的本性就是文殊師利,但是我們總是對之視而不見。

就像我們的眼睫毛,太近了,以至我們總是找不到他。

因為我們沒有認出文殊師利,而他又與我們如此之近,以致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染汙。

我們忘記本性所在,我們創造出各種分類,各種標籤。

 

 

在座的大多數人都應該很熟悉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

有時候,文殊菩薩示現為佛陀的弟子。

身相常常示現為在家眾,就像觀音菩薩和普賢菩薩一樣。

和觀音菩薩一樣,文殊菩薩以教法著稱。

心經就記載了舍利佛與觀音菩薩的對話。  

 

很多時候,文殊菩薩作為佛陀的助教,幫助弟子更深入地瞭解教法的意義。

有一次,佛陀問文殊菩薩對空性的看法。

文殊菩薩沉默下來,表示空性超越語言和概念。

像剛才這種方式,文殊菩薩就像佛陀教法的工具。

在大乘經典中,記載了文殊菩薩是很多菩薩的老師,偽裝成弟子的老師。

很多資淺的菩薩是通過文殊菩薩的引導進入的。

當釋迦牟尼佛還是年輕的王子的時候,走出宮殿看到生老病死,有說法說這就是文殊菩薩的示現。

還有說法認為佛陀的父親也是文殊菩薩的示現。文殊菩薩也是佛陀諸大弟子的前輩。

 

在那爛陀大學很多大學者主要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薩。

在西藏,文殊菩薩帶來的影響和教法是無量無邊的。

在中國內地,甚至中文所教化的地域,文殊菩薩的影響也是非常廣大的。

這裡講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性的部分。

難道文殊菩薩就局限在一個人的角色中嗎?

根據大乘的講法並不是這樣的。

文殊師利超越人身的概念。

歷史上,文殊師利的形象或者文殊聖地,如五臺山,也非常重要,因為產生一個和文殊菩薩直接溝通的管道。

如果沒有這些相對的方便法門,我們就沒有辦法認出內在究竟的文殊師利。

誰是真實的文殊師利?

他在哪裡?

他是男的還是女的?

當然是超越這一切的。

需要瞭解的是,究竟的文殊師利不是一個魔幻的事情,也不是神或者更高的神明,究竟的文殊師利就在我們的內在,一直都是這樣。

 

我們的本性就是文殊師利,但是我們總是對之視而不見。

就像我們的眼睫毛,太近了,以至我們總是找不到他。

因為我們沒有認出文殊師利,而他又與我們如此之近,以致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染汙。

我們忘記本性所在,我們創造出各種分類,各種標籤,把所有這些變得很堅固——標為人類,男人女人,歐洲人、美國人,醫生,父親,孫女等,這種身份的認定如此堅固,以致我們無法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自信。

究其原因,因為這些標籤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依賴其他的條件存在,因緣聚合,就好像風中的羽毛。

於是,我們創造更多自我的標籤,強化的標籤,我們做的這些工作,好以為這些是實際存在的。

這些年我來香港,看到越來越多的賣勞力士的表店。

我奇怪廠家怎麼沒有做更多的掛在脖子上,在腳上的款式。這變得有些複雜,因為我們不會帶著價簽走來走去。

我們不想讓人以為我們是土豪。而二十年前,中國人是不把標籤拿下來的。

如果某人戴著曼谷出廠的假勞力士,也可以作為標籤,強化我們存在的證明。

   

 

言歸正傳,到底文殊師利是誰?

認出文殊師利,直到把所有的標籤放下為止。

要能夠認出文殊師利有非常多的法門。

長而詳細的法門,與簡短的法門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有時候,法門因為簡單,我們無法對之建立信心,而無法掌握。  

 

冥想練習:

對好念頭或者壞念頭,不拒絕,不接受,這就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認出文殊的方法。

 

如果你懂得這個方法,這就是文殊師利。

這就是橘色。

沒有持劍,也沒有持經典,同時也持劍,持番茄,持花。

聽起來很簡單,修起來挺困難。

因為我們習慣上喜歡可以度量的一切東西,比如喜歡象徵性的東西。喜歡顏色,喜歡形狀……因為人們喜歡象徵性的東西,所有有了塑像。

之所以用橘色,因為橘色代表的是太陽快要出來時,天空中的光芒。

也代表從這個顏色後,大地會有光明。為了方便解說,我們說文殊菩薩是橘色的,文殊菩薩是16歲,好像這個16歲很重要似的。

另外他還有一些法器,這些我們都可以一一解說。相對層面上的法本,文殊菩薩示現為烏龜的後代。

 

從很多的上師那裡都得到教法,這些上師就是文殊肉身的示現。

授予我文殊法的上師,是無染的聖者。

但是我的壞毛病就太多了。

文殊師利就在你身體裡,我給不了你。

我才落地幾個小時,祖父就強行把我的舌頭拉出來,在上面畫了個諦字。

另外我從7歲開始跟著頂果法王,他授于我文殊灌頂,以及薩迦法王的文殊灌頂。

薩迦法王家族是惟一一個有文殊菩薩基因的家族。

儘管修了這麼多文殊法,我連一個好的夢兆都沒有。

但是有件事可以確定,我一直有個感覺,文殊菩薩一直照看著我。

所以各位來這裡希望得到加持,應該不會浪費時間。  

 

我非常容易被激怒。

1980年代,我花了很大功夫去五臺山。

我從書裡讀到,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五臺山。

我徒步了五個台頂,雖然沒有親見文殊菩薩,但全程我很滿意,雖然條件很艱苦,我不曾被煩到。

沒有升起煩惱心,我認為是文殊的示現。

   

我已經活了50歲,仍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和佛法相比。

如果單一的人導致你對佛法失去信心,是非常大的損失。

各位來到這裡,都花了很大功夫,還有些人,我走到哪兒都看到他們的臉。

在當今時代,看到這麼多人對佛法有興趣還是令人鼓舞的,畢竟到處都是勞力士表店。

有些朋友說要去五臺山,請帶著我對文殊菩薩的尊敬與問候。

請帶話給文殊菩薩:

現在這個世界更需要他的教法,請他長久駐世。

供養不起的,請點香或者獻花。

有的人想做哈達和供養,我不喜歡哈達,需要折來折去的。

憶念文殊菩薩就是最好的供養。

請不要拿哈達供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