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噶千仁波切】噶千禪修園區(萬里)的緣起「四殊勝」。


噶千仁波切開示,噶千禪修園區(萬里)的緣起「四殊勝」。

  

仁波切指示說:「光明、慈悲、智慧、歡喜,是園區具足的四殊勝徵兆」,這也象徵噶千禪修園區具足上師與弟子相應的慈悲與愛,一如仁波切預示,此地將光大正法,利益一切有情。

  

噶千佛學會(GDI)在新北市萬里區,有一處佔地約一甲的禪修園區。園區比鄰陽明山國家公園,靜靜地徜徉在蓊鬱的森波中,園區內有天然的冷泉與溫泉,以及一條自然溪流穿越而過,這兩道水流在園區交會,再順流而下萬里,朝園區面向的海灣處宣流。噶千禪修園區是為了提供禪修、法會、閉關之用,是一個清靜祥和且殊勝的修行之處。

 

當初尋覓到此處時,因緣聚會了四項吉祥的徵兆,恩師噶千仁波切特別以此四項吉祥的徵兆開示,指出此為噶千禪修園區的「四殊勝」。仁波切進一步仔細地說明,因為此四殊勝之故,噶千禪修園區可以不分教派地長久利生。此四殊勝是:

  

★一、光明:

初到園區的當日是「冬至」,正好是結束晝短夜長的節氣,從此日起,光明的陽光與白晝逐漸加長,是為光明殊勝。

  

★二、慈悲:

園區內有自然的溪水流經,以及溫泉、冷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就是代表慈悲。園區恰好具備地面潺流及自然湧泉交匯,就如同明空雙運,凡此淨水流過之處,所長養的萬物,皆得加持,此是慈悲的殊勝。

  

★三、智慧:

仁波切指示GDI的籌備時期,凡事皆可就近請益在台灣協理弘法利生事業的耶喜喇嘛,「耶喜」是藏文的音譯,其意義是「智慧」,而初到園區當日,耶喜喇嘛亦從台中趕來協助勘查,此是智慧殊勝。

  

★四、歡喜:

大眾見到園區的種種善妙因緣,如其美景以及靜謐吉祥的氛圍,都是由衷地感到歡喜,仁波切說,這就是具足了歡喜的殊勝。

  

願利一切有情!

  

噶千佛學會官方網站中的園區簡介:

http://www.garchen.tw/Gdi/Wanli_Center

阿姜·查弘法系列二 【以法為贈】4 真正的給予

法的禮物,

勝過世間一切的禮物!

你會問

如果我們一無所求,那我們將得到什麼?

 

答案是

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無論我們得到什麼

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

 

真正的給予

 

人們過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為了獲得某些報償,但出家人在這方面的教導,意義上卻深遠多了——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要求回報,我們工作不為報酬。佛陀教導我們,工作就只為了工作,別無所求。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你自己試試:你想要讓你的心平靜,於是你坐了下來,且試著使它平靜,如此這般,你將會痛苦,試看看吧。我們的方式精緻多了:我們去做,過後就放下,做了就放下!僅此而已。

 

一開始,我們以心中的某種欲求修行,我們不斷在修行,但我們知道那樣並不能滿足欲求,於是我們會繼續修行,直到我們達到一個境地——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我們有些人修行是為了想要得證涅?,然而這種欲求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它。“希求”平靜是自然的事,但卻不真的正確,我們必須毫無所求的修行。而,你會問:“如果我們一無所求,那我們將得到什麼?”答案是,我們什麼也得不到!無論我們得到什麼,都只是痛苦的一個原因,因此,我們修行不要去得到什麼東西。

 

那些修行是為了想得到什麼的人,就好像來找我灑“聖水”的人一樣。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想要得到聖水時,他們說:“因為我希望活得快樂舒適而無病痛!”如此一來,他們將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世俗人做事,都是有一個動機的,都要求得到某些回報。然在佛教,我們做事卻沒有“得到”的念頭。世俗人必須了解每件事物都是依照因果的,然而佛陀卻教導我們去超越因和果。他的智慧是去超越因,超越果,超越生,超越死,超越快樂和痛苦的。

 

想到這裡,實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停留。人們住在一個“家”,這“家”是“有”和“執取”。離開家到一個沒有家的地方,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我們總是與“有”和“執取”同住的。如果我們不能執取,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感到失落。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願離開家去趣向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說,那兒沒有什麼,什麼也沒有。

 

看看這裡的屋頂和地板:上端是屋頂,代表“有”,下端是地板,代表另一個“有”。但在地板和屋頂之間的空間,卻毫無立足之地。一個人可以站在屋頂或站在地板上,但卻不能在“空”的空間上。沒有“有”的地方,那就是“空”的所在。直接地說,我們說彼涅?就是此空。人們聽到這,他們會退後不前,他們不想前“往”涅?,他們害怕,如果他們那樣子做了,他們便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孩子和親人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祝福在家人的時候,會說:“祝你們長壽、美麗、幸福、建康。”這使得他們非常高興,他們愛聽這些,而若你開始談到空,他們便不想要聽了。他們執著了“有”!但你是否見過,一個老人而具有美麗的外觀?你是否見過,一個老人有著充沛的精力或非常幸福的嗎?沒有!但當我們說“長壽、美麗、幸福和健康”時,他們卻真的非常高興。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那麼你們的心將會得到寧靜,而痛苦也會立即止息!

 

好了,這就夠了。啊?想必已經晚了,我看你們有些人已經想困了。佛陀說過,去教導“沉睡”中的人們佛法,但不要讓人們睡著了。

 

From: http://blog.yam.com/benji/article/39090063

阿姜·查弘法系列二 【以法為贈】1前言 2譯者的話 3阿姜查介紹


《目錄》

 

1 前言

2 譯者的話

3 阿姜·查

4 真正的給予

5 以法為贈禮

6 法性

7 法的語言

8 與法同住世間

9 心的訓練

10 湯鍋裡的湯杓子

11 教說片斷  

12 現在就做!

 

 

 

 

 

阿姜·查(公元19181992年)在世時,他經常會告訴弟子們:

 

“……長久以來,你們是那麼的平靜安詳,而這就是最好的方法。我走了之後,單純地遵照我的教導去修行,就好像我仍然在你們的面前一樣!”

 

 

 

 

 

《前  言》

 

這是由法園編譯群翻譯的阿姜·查系列二。第一集《我們真正的歸宿》大概介紹了阿姜·查的教導風格,而此次的主題將圍繞在“法”及其有關方面。所有的文章除了“真正的給予(True Giving)”、“湯鍋裡的湯杓子(The Ladle in the Soup pot)”、“法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Dhamma)”、“與法同住世間(Living in the World with Dhamma)”之外,全都取自《菩提道》(Bodhinyana)一書。前三篇出自《解脫味》(A Taste of Freedom)一書,最後一篇出自“Wat Pat Nanachat News  Letter。”

 

此處,我們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這幾篇文章都是屬於即席開示,因此雖形之於文,仍會有口語化的傾向。而對於有些口語上不免重複的話語,在不損原文的原則之下,我們做了些微刪除,以助閱讀上的順暢。

 

讀者或許會留意到,文中有時似乎會有忽然冒出的一段,看起來與前段不太連貫,這可能是因為阿姜·查不像人們平常所做那樣。他通常既不預先準備他的開示,也不刻意的去營構講辭,他很單純地就只是開示,法在那兒,自然而然的都流了出來!

 

阿姜·查的開示看來大多是針對出家人而說,但卻也適用於一般的在家人。我們深願有緣聞此教說者,都能歡喜信受,得蒙法益。

 

阿姜·查的一位弟子

 

 

 

 

 

《譯者的話》

 

如果有人發現一顆閃亮的星星,他沒有權利放進自己的口袋,獨享光輝,而必須公諸於世,使每個人都能分享這份光耀。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參與將阿姜·查的教示譯成中文的工作,因為如此一來,其它人也能同樣地得到——那從阿姜·查的佛法開示中閃耀出來的智慧之光!

 

中譯阿姜·查的作品,並非易事。如果照句直譯,恐怕會顯得生澀難懂。假若以比較自由的方式意譯,雖然文句會比較流暢,可是恐怕又會失於準確度不夠。還有一種可能是,因譯者筆調的關係使譯文學術意味太濃,不符合阿姜·查的風格。他本人很少閱讀,有一回,他被問到有什麼佛書可以推薦給人讀時,他指著自己的心說:“只有這一本!”

 

在譯書的過程中,我們盡量以不同的方式求得折衷,希望能既不失去阿姜·查簡明的開示風格,又能無損他見解的精闢入微。假若由於我們的轉譯,使阿姜·查的佛法之“星”減損了原有的光芒,我們在此深致歉意。而我們之所以不自量力試譯,只是因為我們實在不忍讓這顆光輝奪目的星星,只收藏在某人口袋裡,卻不能普照人間。

 

任何人的翻譯,永遠沒有所謂最好或最壞的翻譯,有的只是風格的不同。原書真正的含義能被譯出而且讓讀者分享,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您手中捧著這本書時,那從阿姜·查內心閃耀出來的法之“星”光,只要能讓您捕捉到即使一絲的微光,進而為您的人生帶來方向和啟示,那麼我們的工作就算圓滿完成了。


阿姜·查

 

阿姜·查生於泰國東北的一個村莊,少年時即剃發,年二十始受戒成為比丘。年輕時,他研究過基礎的佛法、戒律,以及經典。稍後,他在森林苦行的傳統下,接受一些當地禪定大師的指導,修習禪定。他依苦行僧的傳統方式生活達數年之久,他睡在樹林、山洞、墓地,並曾和本世紀最著名、最偉大的禪師阿姜·滿度過一段很短,但具開悟性的時光。

 

行腳多年之後,有人請他到家鄉附近的一座濃密森林定居。這座森林當時沒人居住,並且以眼鏡蛇、老虎、鬼魅聞名,因此,如他所說,是苦行僧理想的修行場所。

 

後來因為越來越多的僧俗四眾來和他一起共住,接受他的指導,因而以阿姜·查為中心,形成了巴蓬寺。現在他的別院已遍及泰國的山林,以及英國、紐西蘭、澳州、瑞士等地,而由其弟子教授佛法。

 

一進到巴蓬寺,你很可能會碰到和尚在井邊打水,同時路邊有個牌子,寫著:“嘿,安靜點!我們正在努力學禪坐。”寺裡的出家人得做粗活染制自己的僧服,製作自己的必需品,並將寺院的房舍、地面打掃得纖塵不染。和尚的生活極為簡樸,按照苦行僧的戒律,每日托缽,日中一食,少欲知足。和尚都單獨地住在分布於山中四處的茅蓬,並在裡頭禪坐,而在樹下的小路經行。基本上,他們的禪修精華就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學習在一切所作所為當中保持明覺的心靈。

 

“訓練”是修行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這兒的訓練是非常嚴格的。使人能在和合節制的團體中過一種簡樸、純潔的生活,使德性、禪定、悟性能有技巧地、不斷地開發出來。

 

阿姜·查簡樸,卻又含意深奧的教導方式,對西方人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也因而有許多人跟隨他學習。一九七五年Wat Pah Nanachat——國際叢林寺院,被建於巴蓬寺附近,用來教導與日俱增,對出家生活有興趣的西方人。從那以後,阿姜·查的西方弟子們便開始了對西方人士的弘法工作。

 

阿姜·查的教導方式既奇妙又簡明,卻也會欺誑人。常常是某件事必須在聽過好幾次之後,我們的心才會猛然開解,而這教導也才顯出它更深一層的含義來。他依時間、地點,聽者的理解力、敏銳度,將佛法詮釋得恰到好處的巧妙方法,實在令人驚嘆。雖說有時形諸文字時,他的話會顯得前後不一致,甚至還會互相矛盾哩!覺知到這一點,阿姜·查說明他教導的方法是非常簡單的:“這就好比說,雖然我看到人們走下來的路是我所熟悉的,但對他們來說也許是不熟悉的。我望過去,看到有人快要跌進路右邊的溝裡,於是我就對他喊:‘往左!往左!’同樣地,如果我看到另一個人快要跌進左邊的溝裡,我就會喊:‘往右!往右!’這就是我教導的範疇。無論你陷入哪種極端,哪種執著,我都會告訴你:‘連這個也要放下。’捨棄走左邊,捨棄走右邊,走到中間,那麼你就可以找到真正的佛法。”

 

當你讀阿姜·查的開示時,最重要的是要記住:他的教導永遠而且只會發自他內心,發自他自己的禪定體驗的深處!

 
 


 

阿姜·查弘法系列二 【以法為贈】6《法 性》


  果園早已存在

  果實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備而且圓滿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實的人

  那些有足夠信心來實踐的人

 

 

 

這是一九七七年結夏安居期間,在國際叢林寺院,對西方弟子們的開示。

 

當一棵果樹正在開花時,風的吹動會使花飄落滿地,但仍會有一些花蕾留在樹上,並長成小小的綠色果子。當風又吹過這些果子時,它們有些同樣還是會落了下來,而在它們掉落之前,有的可能已經接近成熟,有的甚至早已熟透了呢!

 

人,也像風中的花和果一般,在生命中不同的階段裡“墜落:有些還在母胎中便已夭折。有些出生沒幾天便告死亡。又有的不曾成長,才活了幾年。有的正值青春,也有的在死前,已屆圓熟之年。

 

當我們想到人,想到風中花果的自然現象:兩者都是非常不穩定的。

 

這種“事物不穩定的自然現象,從寺院的生活中也能看出。有些人來到寺院,想要剃度,後來卻改變心意走了,其中有的還剃了發呢!有些已成了沙彌,卻又決定離開。有些只出家一個結夏期便還俗去了。這就像風中的果實,一切都很不穩定!

 

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當“法塵生起,在心中糾纏拉扯一陣後,心便“墜落了——就好像風中的果實一般。

 

佛陀了解這種事物不穩定的情況,他觀察果實在風中的現象,並反映到他的弟子——比丘和沙彌們身上,他發現,他們也是一樣,有相同的本質——不穩定!有可能例外嗎!一切事物都是這樣啊!

 

因此,對於一位以“覺醒修行的人來說,並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勸導才能夠去觀察和了解。舉一個佛陀的事例來說:佛陀的前生,是洽諾果門國王,他並不需要去學習很多。他所要的,只是去觀察一棵芒果樹罷了!

 

有一天,洽諾果門國王與他的隨行大臣們去參觀一座花園,坐在象背上,他瞥見一些果實累累,且已成熟了的芒果樹。由於當時無法停下,便決定稍後回程時再去享用。然而,他卻不知,那些跟在後面的大臣們早已貪婪地摧殘了所有的一切--他們用竹竿擊落果實,打傷樹枝,也使樹葉撒了滿地!

 

傍晚時分,回到芒果林的國王,已然想象著芒果的甜美,卻忽然發現所有的芒果都不見了,全沒有了!不僅於此,連樹枝和葉片也遭受到猛烈的打擊而散了一地。

 

國王非常失望且沮喪,隨後,注意到不遠處有一棵芒果樹,連著樹枝和樹葉仍都完好無缺,他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而後他醒悟到:那是因為樹上沒有果子啊!如果一棵樹沒有果實,就不會有人去滋擾,那麼它的樹葉和樹枝也就不會受到傷害了。這個教訓,使他一路思索返回皇宮。“當一個國王多麼不快樂,多令人煩心且困擾啊!必須不斷地去關照所有的子民,而且如果有人企圖來攻擊,掠奪國土時又該如何呢?他不能安靜地休息,甚至在睡眠中也被夢所驚擾。

 

在他心裡,又再次見到了那棵沒有果實的芒果樹,以及它絲毫無損的樹枝和樹葉,“如果我們也變成和那棵芒果樹一樣,‘我們的樹葉’和‘樹枝’也同樣地不會受到傷害了。他想到。

 

在寢宮裡,他坐著沉思,由於受到這棵芒果樹的啟發,他終於決定去出家當一位比丘。他將自己比喻成那棵芒果樹,而且推斷:如果一個人能不被世俗的種種所羈絆,那他將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從憂慮或困擾當中得到解脫,而心就無所煩擾了。經過這樣的深思熟慮,他便剃度了。

 

從此以後,無論他到那裡,只要被詢及師承,他都會回答說:“一棵芒果樹!他並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導,一棵芒果樹是他覺醒到“法的導引的原因,是一種引領向內的教導。因著這樣的覺醒,他成了一位少慮、知足、好獨處的比丘。放棄了尊貴的地位,他的內心終於得到了平靜!

 

在這個故事裡,佛陀是一位不斷地以這種方式開展修行的菩薩(bodhisatta)。我們也要像當洽諾果門國王時的佛陀一樣,必須環視我們的周遭,並且好好地觀察,因為世間的每一件事物都早已預備好要教導我們了。

 

即使只以少許直觀的智慧,我們也將能透過各種世間法去看清楚。我們將能了解到,在這世間的每件事物,都是一位老師。舉個例來說,即使是樹和藤都能顯示出真實的真理來。依著智慧,是不需去請教任何人,不需去研習什麼的。我們只要能從真理學習,便足夠去開悟了,就像故事中的洽諾果門國王一樣,因為,每樣事物都是依循著自然的軌則而行,絕不會與真理相違抗的。

 

與智慧相關聯的是“自我鎮定與“自製,而這,又能導致進一步的觀察到“自然的法則。以此,我們終將明白,每件事物存在的終極真理是“無常、“苦、“無我aniccadukkhaanatta)。就以樹木為例吧!當我們理解到“無常、“苦、“無我的真實性時,所有生長在地球上的樹木都是平等,都是“一——它們先是有了生命,而後長大、成熟,不斷地改變,直到最後的死亡。每一棵樹都必然如此。

 

同樣的道理,人和動物在一生中都是出生、成長、改變,直到最後的死亡。而從生到死所發生的諸多變化,正顯示了法的軌則。這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有其老朽和破敗的自然特性。

 

如果我們能有“覺醒和“正見,能以“智慧和“正念去學習,我們將會看出,“法是真實的。這樣,我們將能看到人們不斷地在出生、變遷,以至死亡。每一個人都隨著生死輪迴,也因為如此,在這宇宙間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體的存在著。因此,如能清清楚楚地看透一個人,就如同看清了世界上所有的人一般。

 

同樣的,每件事物都是“法,並不光指我們肉眼所見的事物,也包括了內心所見。一個念頭升起,而後變遷、消逝,那是“心法na()ma dhamma)——單純地就是一個“法塵的升起和消逝,而這就是心的真實性。總而言之,這就是佛法的聖諦。如果一個人不能以這種方法去看和觀察,那他就不能真正的“見到!如果一個人能夠“見到,他將會有智慧去聆聽到佛陀所宣說的法。
 
    佛在哪裡?
 佛在法中!
 法在哪裡?
 法在佛中,
 就在當下!
 僧伽在哪裡?
 僧伽就在法中!
佛、法、僧存在我們的心中,但我們必須清楚地去了解它。有些人會隨口地說:“啊!佛、法、僧在我心中。然而他們自己的修行卻並不如法,或是不適當。因此,若說佛、法、僧會在他們的心中被發現,那是多麼不恰當啊!換句話說,這顆“心,必須先要變成能夠了解“法的心才行。

 

將每件事物歸回到“法,我們會明白,在這世間,真理是存在的!也因此,去實踐,去證悟它,對我們來說是可能的。

 

舉個例來說,“心法——受、想、行……等等,都是不穩定的,當氣忿生起時,它會增盛、變化,最後消失。快樂也是一樣,會生起、增盛、變化,終至消失。它們全都是“空,它們不是什麼真實的“東西,包括精神和物質的一切法都是這樣!內在,身和心。外在,樹木、蔓藤,以及各種事物,都在顯現這個“不穩定的宇宙法則。

 

無論是一棵樹、一座山,或是一頭動物,都是“法,每件事物無一不是法。法在何處?簡單地說,不是法就不會存在。法是自然,就是稱作“真理(saccadhamma的,是自然的律“法。如果有誰見到“自然,誰就見到了“法。如果有誰見到“法,誰就見到“自然。誰見到了“自然,誰就是了解了“法

 

因此,當每一個剎那、每一個行為動作,在生命最終極的真實面目下,只是一個無止境的生死輪迴時,諸多的研究、學習又有何用呢?如果在一切的威儀當中(行、住、坐、臥),我們都能有“正念和“清明的覺醒,那麼自我認知便能很快地生起,那便是——了解到“法的真理早已存在當下了。

 

現在,佛陀——“真實的佛陀,仍然活著,因為“他就是“法本身,是“真理(saccadhamma。而那能使一個人變成佛的“真理(saccadhamma仍然存在,它並不曾逃避到任何地方去!它產生出了兩種佛:一在身,另一在心。

 

佛陀告訴阿難:“真正的法,唯有通過修行才能證悟!任誰見到了法,就是見到了佛。誰見到了佛,就是見到了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從前,並沒有佛的存在,直到悉達多·喬達摩證悟了法,成了佛陀。如果我們依著此法來解釋,那麼“他與我們是相同的:如果我們證悟了法,那麼我們同樣地也會成為佛陀!這就是所謂的“心中之佛或“心法了。

 

我們必須對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保持正念,因為我們會是自己善行或惡行的“繼承人。行善,我們得善。行惡,我們得惡。你所要做的,便是去留意你每天的生活,以了解事實就是如此。悉達多·喬達摩就是領悟到了這個真理的實相,因此使這世間出現了一位佛陀。同樣地,如果每一個人都去修證這個真理,那麼,他們也都會變成佛陀。

 

因此,佛陀依然存在。有些人非常快樂地說道:“如果佛陀仍然存在,那麼我就可以修習佛法了!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去了解它了。

 

佛陀所領悟到的“法是恆存世間的法,我們可以將它比喻成長久存在於地的地下水。如果有人想要挖一口井,他必須挖到足夠的深度,才能取得這地下水。這地下水是早就存在那兒的,他並沒有去創造,只是去發覺它而已。同樣地,佛陀並沒有發明法,沒有頒行法,他只是揭示了那早已存在了的。透過深思冥想,佛陀“見到了法,因而人們說,佛陀是已經“開悟了的!因為“開悟就是了解“法,法是這世間的真理。由於理解到這一點,悉達多·喬達摩被稱作“佛陀。而“法是允許其它人也去成為一位佛的。所謂“一位覺知者,就是一位覺知“法的人。

 

倘若人們擁有好的行為,又能忠實佛法,那麼這些人將能永遠具足德行以及良善。而依著正見,我們會明白,實際上我們離佛陀並不遠,就像是與他面對面坐一般。當我們了解法時,就在那一刻,我們見到了佛!

 

如果一個人真正地去修行,無論是在樹底下坐著,或是躺著,或是以其它的姿式,他都將能聽到佛法。這並不像某些事只是靠思考,而是從一顆純淨的心生起的。然而,光記取這些話是不夠的,因為這得憑藉“見法本身,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因此,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去修行,以期能夠見到法,而後我們的修行才能真正的完成,那麼,無論是坐、立、行或臥,我們都將能聽到佛陀的法音。

 

為了能修習他的教法,佛陀教導我們住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以便能練習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於我們的修行來說,這是基礎,因為六根是一切事物生起之處,而且就僅在這些地方。因此,我們收攝六根就是為了能夠了解一切事物在六根生起的情況。一切的善、惡都經由六根生起,它們是身體裡主要的機能。“眼在於看,“耳在於聽,“鼻在於嗅,“舌在於嘗,“身在於接觸冷熱、軟硬,而“意在於法的升起。這一切,對於我們來說,所要做的是在這些點上建立起我們的修行。

 

這種修行其實是很容易的,因為一切所需,佛陀早已施設好了。這好比佛陀種植了一座果園,而後邀請我們去分享園中的果實,我們自己並不需要去種植任何一棵樹。

 

無論是戒、定,或是慧,都不必去創造、規定,或去思慮,因為一切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追隨那在佛陀教化中已然存在的事物。

 

所以說,我們是具有大功德和大福報,能夠聽到佛陀教化的人!果園早已存在,果實早已成熟,每件事物都已完備而且圓滿,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實的人,那些有足夠信心來實踐的人!

 

我們應該能想象得到,我們的功德和福報是多麼的珍貴!只要環視我們的周遭,有多少其它的生物都是不幸的,以狗、豬、蛇,以及其它動物為例吧!它們沒有機會學習佛法,沒有機會了解佛法,也沒有機會去修習佛法。這些不幸的眾生,正在承受著果報呢!當一個生靈沒有機會去學習、了解、修習佛法時,它就沒有機會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身為人類的我們,不該使我們自己變成不幸的受難者,喪失掉堂正的威儀和紀律,千萬不要變成一位不幸的受難者了!那便是說,這人沒有到達涅?解脫之道的希望,沒有增長德行的希望。不要認為我們已經沒有希望,如果那樣子想,我們將會與其它的動物一樣,成為不幸的一群!

 

我們是生在有佛陀教化之處的眾生,因此我們人類早已具足了功德和資源,如果我們現在就修正和開展我們的知見、觀點和知識,那麼將能引導我們依法行事、修行,進而在當人的今生了知到佛法。

 

我們和其它的動物是多麼的不同,人類應該能去覺悟佛法才是。佛陀教導說:此刻,佛法就在我們的面前!此時,佛陀正朝著我們坐在這兒!你還想在什麼時候或什麼地方去尋找呢?

 

如果我們不正確地思考、不正確地修行,我們便會墜落到畜牲或地獄、惡鬼,或是阿修羅道(注一),而那是怎麼樣的情形呢?只要觀照你的心就能明白了。當嗔心生起,那是什麼?那就是了,只要你仔細的看!當無明生起,那是什麼?那就是了,就在那兒!當貪念生起,那是什麼?就在那兒,仔細地看吧!

 

由於不能辨識及清楚地了解這些心理狀態,心,會從人類的心改變成其它。一切的狀況都在相稱當中,相稱而來的出生或存在,取決於當時的狀況,因此,我們是照著我們心的狀況去變化和存在的。

 

【注釋】

注一 根據佛教思想,眾生依著自身的業,出生在八種存在境界的其中一種。這包括三種天界(那兒有很多的享樂)、人界,以及四種的悲慘或地獄界(在那兒主要是受苦)。阿姜·查法師經常強調,我們必須在眼前,在我們的自心中看到這些境界。因此,依據心的狀態,我們可以說,我們不斷地出生在這些不同的境界中。例如,當這顆心在怒火中時,我們從人界掉落,當下就已經是生在地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