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央金拉姆】家,就是一個女人的道埸

央金拉姆是奇正藏藥的創始人,也是第一位中國籍格萊美音樂獎得主。很年輕的時候,她就得到過成功與名利,但是她覺得自己不夠快樂,總是覺得世界上沒有人懂我,心裡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傷。十幾年前去印度拜見十七世大寶法王,法王為她觀因緣指明方向,2002年嫁入豪門,成為台灣"四公子"之一的陳履安兒媳婦⋯⋯

現在,她帶著一本《大地母親時代的來臨》歸來,這本書是央金拉姆修行經歷和體悟的整合,是一本專為現代忙碌女性而寫的覺醒手冊,意在幫助女性戰勝內心的煩惱,找回溫柔慈悲智慧,蛻變為圓滿的女人。

家,就是一個女人的道場。央金拉姆在書中寫道。她認為,家是一個女人待的時間最久的地方,也是女人散發愛的能量的地方。一直以來,她通過做家務的過程來清修,通過丟東西練習放下,身心感到非常輕鬆。人堆積太多不需要的東西,就會變成煩惱,憤怒,這些都會積在身體裡。

在她的友人路金波眼裡,央金拉姆是一個很有能量的人。他從來沒有見過她慌張或是不高興,她總是溫暖、喜悅的。她自己的衣服首飾慢慢都送給了別人,保持著空曠的狀態,看到她,你不覺得她多一樣東西,也不覺得荒蕪。

在家裡找到讓自己安住的空間

現代人的身心都被忙、恐懼、煩惱綁架了,先好好愛和體貼一下自己。體貼不是跑到外面去逛或購物,而是在自己的家裡創造一個適合自己靜心的小環境,一個給自己能量的充電站。

我們一回到家就很忙,總是有很多的家務瑣碎事情,讓自己忙個不停。雖然是在自己家裡,但我們通常沒有一處能讓自己一下子就安住下來的空間。其實,這個安住的空間是可以創造的,不是隨便給自己擺張桌子就完了,你要用內心去感覺,哪裡感覺起來很舒適

你需要一個坐下來就不想動的地方,不是多麼豪華,也不是多大的空間,那是一個讓自己心靈休息的安靜角落。去感覺家裡有什麼地方適合自己。要具有安全感,不會被打擾,是一個很放鬆安靜、溫暖舒服的小空間。

心靜下來,慢慢就會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放一個小墊子,或者是舒服的矮沙發。讓身心能靜下來,觀看自己的心,這樣效果比較好。你可以在這個小地方培養一個能量的磁場,一坐下來馬上就能靜下來,緩解疲勞,能量就會集中起來,變成你隨時恢復能量的小站。

家是你心的顯現

首先安靜下來,保持覺性,將自己放在當下的感覺裡。單獨地坐下來,單純而專注地看看整個屋子,把心放在屋子裡面,從看看每一個細節開始……你自然就知道,這個屋子應該怎麼佈置。

心在當下的時候,正確的答案會從心裡出來。一開始,心最有可能會告訴你,屋子裡面東西太多、太亂了。這其實就是心在告訴你,你的身體在這麼滿的地方感到很堵塞。如果你聽從內心的聲音,做清理之後,身體馬上會感到輕鬆和舒適。這就是禪宗的借境練心。通過清理外境,自然清理你的內心。

如果持續做清理屋子的功課,你慢慢會體悟到房子就是你內心世界的顯現。我和先生搬過很多次家,因此做清理房子的功課已經持續十年以上。所以我們居住的家,就是我們練習清理頭腦和順暢脈絡的道場。

因此,我對空間的佈置自然就體驗出一套心法。每到一個地方,我就自然能佈置出適合那個環境的空間。

其實空間自然會告訴你它適合怎麼佈置。但是,你首先要有一個和空間默契溝通的能力,要對當下的空間有尊重的心,不要急著把你自己的主觀經驗放進去。

通過丟東西練習放下

這十幾年下來,我的修行生活在不停地行走中,我也不停地搬家。我搬家並不是從這裡搬到那裡,而是大老遠來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所以面臨要大量丟東西的狀況。這個時候,我便看到自己對鍾愛家具的留戀和執著,就慢慢從這裡下手。是我的貪念,還是我真的需要它,結果其實大部分都是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我就學習送人和丟東西。

時間久了,我就訓練出分辨自己真的要什麼、不要什麼,再也不給自己找麻煩、買過多的東西了。多年的功課做下來,房子的東西變得少了,身心感到非常輕鬆。

多餘的東西最好是送給需要的人,如果捨不得就拿到舊貨市場處理掉;如果還是捨不得,那就寧可暫時租地方放起來,也不要堆在家裡。

在生活中修行

女性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修行,就是要落實在生活中。

我們不可能出家做個聖人,事實上大部分人並不適合出家。出家人在寺院或修道院裡過著非常簡單樸素的生活,但他們也通過在寺院裡做雜事來修煉心。

我在寺院裡住過,出家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寺院裡的環境比起世間還是比較單純,有點像在學校裡生活。我們在家裡也可以創造這種安靜樸素的生活,如果你在自己家裡找不到這種安靜和安住的力量,那在寺院裡面時間久了,你也是住不習慣的。

我們也不可能搬到大自然裡住。自己的心裡不平靜,就是搬到大自然裡,過幾天你還是會嫌鳥叫聲太吵。

我們也不可能丟下自己的家,因為還有一大堆的牽掛,那麼還是從自己的家下手最容易。怎麼過好自己的日子,還是心裡的問題。

從慢慢清理自己的屋子開始,你就會不經意開發出內心的空間和快樂。

女人生氣時要拖地

生氣只是一種能量,只是能量被卡住了而已。身體的能量無法流動就會產生煩惱。尤其是身體能量低的時候,更無法保持覺性,容易被煩惱包圍。氣脈就容易堵塞,就像水溝塞住了一樣。

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身體活動把它打開。有個簡單又不用花錢的方法就是拖地,拖地可以消除煩惱,又能找回快樂,效果就像清乾淨自己的心一樣。房子就像是我們的身體,因為拖地太簡單,你不必用腦去思考,你的心就可以放鬆和休息,又不花錢,你也不用急著趕時間。通過拖地,身體裡的能量就可以流動、開展;通過拖地,就把身體裡堆積的廢氣排出去了;通過拖地,全身的毛孔都張開了。全身出了大汗,臟東西都排出去了,整個房子都會變得很乾淨、很清淨,那麼,你一定會有身體輕鬆、心情愉快的感覺,就像是清空了你心裡的堆積一樣,你的心也會隨著輕鬆、喜悅起來。

廚房一定要乾淨整潔

廚房是家人一日三餐的地方,保持乾淨非常重要。廚房不干淨,日積月累,會吃下去很多不干淨的東西,除了影響身體,也會影響心。

所以,請經常清理廚房,即使是不容易看到的角落裡面都要清理乾淨,冰箱更是要經常性地清理一下。最重要的是,各種調味料和調味瓶的瓶蓋上很容易堆積污垢,千萬不可小看,要徹底清理乾淨。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小細節乾淨了,心自然會變細,也就更容易靜下來。我們可以藉著清理外境,來擦乾淨我們擦不到的內心。

做飯是製造美麗心情

我在美國的家很大,一位老師把我的家當成接待弟子的中心,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吃飯。

剛開始進廚房的時候,很有壓力,但是我練習帶著覺性做每一件小事,慢慢找到一種踏實的感覺,手底下不忙亂了。

在凌亂的廚房環境裡面,因為心安靜下來、專注在當下的細節時,每個環節就變得很有條理、具有節奏了。

我做菜的時候喜歡放輕鬆的音樂,聽著音樂,心情就會很好,做菜變成了一個製造美麗心情的過程。

洗菜、切菜、炒菜整個過程裡面,菜和我之間有一種很好的關係,周圍的東西和我之間也都有一種很好的關係,它們都變成了我的小助手一樣。雖然我的飯菜都很簡單,不華麗也不復雜,但是做飯的過程我很享受。

這讓我想起從小就跟著阿媽在廚房做事,阿媽把她在廚房裡做事的一些規矩教授給我。我的身高還夠不到碗櫃,於是踩著凳子擺放碗,根據大小花紋把各種碗歸類,碗架擺得非常漂亮整齊。阿媽稱讚我,說:你這樣做很用心,把自己的思緒都整理清楚了。

那時候我還小,身心和做事情有什麼關係還不是很清楚。只是那一刻,我看著自己擺過的碗架一片美麗,感到無限的開心。

驅除煩惱三法則

第一,不要讓煩惱利用。當煩惱升起,不管是憤怒、憂傷、嫉妒等情緒,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能解決。舉例來說,如果你感覺自己又開始憂傷了,在你還沒有被它包圍之前,請你馬上開始警告自己:我不要憂傷,請憂傷馬上離開,我是快樂的天使!我就是光明!

第二,只要看見煩惱就好。請你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靜靜看著煩惱。不要分析它,也不要跟隨它。比如說因為某某原因,所以,我才會變成這樣。所有這些頭腦裡面出來的理由,都是自己的小我在利用你和控制你,所以,請你千萬要小心,不要跟隨頭腦的故事走。你只是做一件事情,放鬆自己,讓煩惱呈現,你看著它就夠了。

第三,成為煩惱本身。當你有看到煩惱的能力之後,與煩惱兼容,成為煩惱本身,你才有機會經驗到煩惱後面的故事,也就自然化掉了煩惱,療癒了自己。

在煩瑣的家務事中覺醒

女人和家務瑣事是分不開的,不論已婚還是單身都一樣,有家庭和孩子的女人更應該在日常的瑣碎事務中練習覺醒的能力,利用生活中瑣碎的事情來借境練心,心不受影響,活在當下。不然我們照樣花時間在家務事上,卻沒有學習到覺醒的方法,實在太可惜了。

首先要練習保持覺性。保持孩子般單純的狀態,因為我們已經被教育,非要不斷考慮事情才行。於是頭腦不停地創造妄念和恐懼,不是過去就是未來的事情,我們要從這樣的思維模式裡出來。要練習事情再多不要煩,放輕鬆,在放鬆的狀態下才有辦法理清楚雜事。

第二,事有輕重緩急。先把今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大概在腦子裡想一遍。家務事可以在處理重要的事情空隙中完成,尤其是雜物清理等小事。比如,你需要處理郵件、電腦或電話等事務,處理完之後,你也可以到廚房洗洗碗盤什麼的。這樣通過在生活中交替做事情,訓練當下的能力既可以讓大腦得到休息,又可以做完家事,一舉兩得。

第三,你在家裡走來走去,順手就可以清理和整理手下的雜事,練習當下。做起來非常容易又輕鬆,慢慢地,做家事就成為了享受,讓你的大腦在休息的過程中,順便整理思緒。在做家事的同時,當下若有新的好點子就會自然跑出來。

所以,只要你保持當下的覺性,一切行為都會變成禪修,智慧自然就會慢慢升起

衣服代表你的心

女人的通病,就是衣櫃裡的衣服永遠少一件,因此遇到需要的場合,就又去買衣服,穿了一次就再也不想穿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我們不清楚自己的身材和氣質適合穿什麼衣服,還有就是把穿衣服限制在穿名牌裡。如果我們掉在這樣的遊戲裡,那就苦了。如果我們每年都要趕流行,那你的衣服就會面臨過時的問題。

其實流行和牌子,只是商業世界的遊戲,你如果踏進了這場遊戲中,就會花掉很多時間和金錢。關鍵是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找到真正適合你的衣服。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在台灣參加一個宴會,女士們都穿得非常講究。突然有位太太開始誇獎我的裙子,她說非常好看。接著她問我在哪裡買的,我說是自己做的。她非常驚訝。其實那件裙子非常非常便宜,就只是一塊布而已。但是,那是我最喜歡的顏色。那條裙子我穿了很久很久,很多場合都適合,為什麼?就是因為適合我的身材、氣質、感覺,又很方便貼身。你的身體自然會散發出自然、舒服、自信的能量,看到的人一定也會感受到這樣的感覺。

所以,我建議女性不要放棄自己內心的判斷,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覺身體的舒服。內在的聲音會告訴你,你適合穿什麼樣的衣服,不要被外面的流行和廣告洗了腦。

靜下來,感覺自己到底適合穿什麼衣服,你只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畫面自然就出來了,那就是最適合你的。

客廳:看電視練心

電視是我們獲取許多外在訊息的空間。不管你是否喜歡看電視,你家裡的其他人都會看。先生喜歡的、孩子喜歡的或老人們喜歡的都不同。作為家裡的女主人,這也是你學習的功課。每次經過客廳,聽到電視嘈雜的聲音,不要讓吵鬧的聲音進入你的頭腦去影響你。不要經過頭腦來評判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只是保持覺性,聽到就好。這樣的聽到和看到電視,就變成你禪修的一部分。

每天走向電視時,提醒自己,觀察自己看電視的動機,是想知道一些外面的新聞、特別節目,還是只是習慣?或者是對電視裡某個故事迷戀的反應?

開始看電視時,感覺一下,此刻在看電視的感覺。你知道自己在看電視,一面看,一面保護這個覺知在看的感受。在看連續劇時,覺知我在看影片,覺知看電視後面的自己,是很微妙的一種感覺。在這覺知的感受中,有一個你在看,同時有一個知道自己在看的感覺。

保護這種感覺,你的視野會擴大,會感覺劇情后面的更多東西。這個覺知著看電視的自己的觀察者,這個觀察者經驗到的東西,會超越故事裡的東西。你在看電視時保持覺性的狀態,就是一種禪修。。

忘了你現在的年齡

每個人都有一個真實的年齡,你知道這個秘密嗎?其實真實的年齡是自己可以創造的,因為你心裡有個最喜歡的年齡,但是你卻沒有發現。

請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最嚮往的年齡是多少?你就一定要相信這個年齡,你開始真的活在這個年齡中,想這個年齡的事情,做這個年齡的事情。你只要這樣開始,就會有變化,你心裡的世界會慢慢變得真實,你的打扮也會跟著變,你的身體也會有一些變化。不要擔心和懷疑自己的知覺,也不要為不了解的人講述你的想法只要你堅定相信自己的內心就夠了慢慢地,你心裡的歲數就會成真。最好要忘了你現在的年齡,因為那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索南敦珠堪布開示】龍族那些事


我們來講一講龍族。它並非漢人所想像的那種“龍”,而是一種無形的“非人”。

 
一般來說,本尊可分為世間及出世間兩種。如果你追求的是究竟的解脫,那麼就只有佛陀才有能力幫助到你,除此之外,連登地菩薩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如果說,連菩薩都不適合做究竟的皈依處的話的話,那麼我們去皈依世間所謂的鬼神,根本就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簡單來說,居住在世間的天龍、鬼神、地基主、地神、護法之類的,都不足以成為我們祈請或依止的對象。

 
但是,從暫時的利益來看,不管是從外在的或是內在的層面講,我們所生活的俗世,決定著世間環境的現象以及我們身體的好壞,都是取決於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變化。而四大的元素的運作,在某些程度上是受到這些天龍鬼神的掌控的。因此,我們若是祈請他們的話,就能暫時性的得到利益,這是一定可以的。

 
在對待龍族的態度上,我們不用特意的去巴結,或者對他們有很大的期盼,而是應該像對待朋友似的,去供養他,去祈請他,希望得到他的幫助,就如同拜託朋友一樣,僅此而已。要明白,這些世間的鬼神,都是受煩惱習氣所控制,你對他好,他就會如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一樣,他會比較聽你的話,幫助你多一點。

 
我們在這裡說的龍族,是沒有一定的形態,能力也較人類來的強大,尤其是龍族及地基主,都有很強大的力量。基本上,我個人不太喜歡給予世間方面的開示,雖然有些瞭解,但除了講述佛法中的無常與空性外,我確實對世間法沒什麼興趣。

 
再回到正題,龍族,是一種較高等級的“非人”嗎?其實不是。按佛教的說法,龍族和鬼神之類的,都是屬於惡鬼道中的眾生,在此道中他們算是過得好一點的,也就是有福報的那種。

 
龍族的住處,可以說是沒有固定的,有的住在海底、住在山上、住在樹林,或者住在虛空中。當前的時代,特別是在藏地,若有人生了病,經過打卦後,卦象指示了這個人正受到龍族的迫害,這是有可能的。就像俗世中,你傷害了某人,就有可能得到他的報復,這正是世間因果的本質。

 
龍族不是獨立生活的,他有許多同伴及眷屬。這些眷屬,有可能是一些魚類等海洋生物,所以,每當人類捕殺魚類並吃掉他的眷屬時,必然會引起他的瞋恨。

 
比方說,這裡的海域正住有龍族,你去動用他的東西,或者佔用他的地盤,捕殺他的眷屬,想當然他定會對我們生起不滿;假若這顆樹下也住著龍族,你去進行砍伐,或者在樹下煮起葷食,也可能因隨地的方便,而使他在憤怒的狀態下,進而傷害我們。

 
像是台灣人很喜歡在中秋節時烤肉,這也可說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呢?因為在虛空中,也會住著一些龍族與鬼神,喜好善法的世間鬼神是極為討厭葷食的味道。故而,烤肉的味道,若飄向空中,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污染”,容易引起他們的憤怒,那麼,可能就會帶給我們諸如乾旱等的傷害。

 

2015年大型龍王灌頂與龍王、地基主酬懺法會,並獻供300尊真金裝藏龍王寶瓶

為感恩一切如母眾生,平息世界頻繁災難,我們將在710號至713號舉辦獅吼觀音灌頂與龍王、地基主酬懺大法會,並於法會結束後於外海對龍族獻供300尊真金裝藏的龍王寶瓶。竭誠邀請佛子們發心,為自他增益福慧,所求如意、修行順利、成辦各種事業而參與此殊勝的法會活動。

 
現在很多佛教徒會常舉辦龍族修法和施放龍王寶瓶,就是為了向龍族表達歉意,希望平息他們的不滿。但是,龍王的修法並不是那麼好修的。因為,我們在施放寶瓶或者供養時,準備的供養物,要極為的挑剔,需特別小心並注意龍族的喜好。假如,你想將寶瓶放入海裡,那就要特別注意寶瓶的材質,施放的時間及地點,寶瓶內的供養物等等;若有不如法的地方,不但對龍族沒有幫助,反而會引來他們的害心。

 
舉個例子,金屬類的鐵質,還有血肉方面的葷類,是龍族不能接受的。葷類對龍族而言,就跟毒藥沒啥兩樣,他們比較喜歡的是松木、橡木、香檀、藥材之類的味道。這點對藏人來說較為麻煩,因為,像是藏人做的甘露丸,有時會放入葷類。當這個葷類放入寶瓶或海裡時,被龍族碰觸到,也會為我們帶來危害。有些僧人在進行龍族的修法,會把諸如甘露丸的供養物都往寶瓶裡裝,但他根本不了解甘露丸的製作有沒有沾葷;如果放的這些會影響到龍族,那還不如不要放入寶瓶較好。

 
況且,甘露丸可能也會含有毒草的成份,從單獨層面來講,它是屬於有害的植物,但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有些毒草若跟其它的草藥混合,就能對人體有益。不過,雖是對我們有幫助的藥物,但對龍族而言,只要本身具有毒素的就拒絕接受。如果我們把不確定是否有葷類或是毒草成份的甘露丸施放出去,對於龍族而言,還是容易會造成危害。因此,有關龍族的修法,確實是必須極為小心的。

 
在中國很多人都喜歡施放龍王寶瓶,現在台灣也是。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佛教文物店已經安裝好的寶瓶,有可能是用鐵所製成的,這種是絕對不能拿來使用的。依照經典的觀點,最好的,是黃金、紅銅、純銀;次級的是陶泥之類的,最起碼也要用布批來包裝。而木頭的話,因為裡面可能會有縫隙或釘子,也不太合適。還有,裡面若是放入有毒的藥草,也會使寶瓶失去它的效用。所以,文物店販賣的現成寶瓶,瓶子本身可能就不合格,光是把寶瓶做的好看,像是金黃色及八吉祥的圖騰等,卻是含有鐵的成份,那就沒什麼用了。

在藏傳佛教中,布施寶瓶的步驟是非常嚴謹的。修法時,需要觀修本尊來加持寶瓶,而祈請的對象,有些可能是屬於世間的本尊。此外,施放寶瓶的上師,也需要閉過關,特別是閉過該本尊的關。在儀軌的觀修及準備上,也要有一定的瞭解,知道要如何的進行。總之,就是要有相關的知識,具備了相當的程度後才能進行龍族的修法,否則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是出世間本尊,就比較好溝通,我們修法有不對的地方,他不會在乎,因為沒有了我執,所以只會是我們自身的問題,與他無關;但祈請的是世間本尊的話,他還是有著我慢、貪執、嫉妒,就像人道的眾生一樣,我們有什麼缺點他們也會有的。如果與他相關的法門,我們沒有好好的修持,就會讓他生起煩惱;不依止他也就算了,依止了不修反而讓他不滿,那麼就會引來他的報復,所以這點是要特別的注意。

那麼,這種世間的本尊,又是屬於哪個層次的呢?像我們平常說的四部密續裡,他們是屬於“事部瑜伽”,也就是最初層次的密法;這在四大教派中各有不同的傳承,以薩迦派而言,是有龍王的修法的。

元朝時期,尊者薩迦班智達到漢地之後,拜見了大汗蒙哥汗,當時大汗生病,遍訪了許多的名醫以及占卜誦經都沒有起色,後來大汗向尊者請教,尊者就告訴他生的是龍病,原來是大汗住處的後方有一處泉水,僕人不小心將葷類湯汁倒入泉水之中,引起了龍族的不滿,他不但讓泉水乾涸,也讓大汗生了重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尊者特別撰寫了一部供養龍族的儀軌,名為《獅吼觀音》,是對治龍族中最主要的本尊。在通過修法後,大汗的病就好了起來,泉水也恢復如初。

 
這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法門,《獅吼觀音》是出世間的本尊,所以這儀軌是屬於出世間的本尊修法。通常,在修持這個法門來布施龍族時,會設立三個壇城,分別是本尊獅吼觀音、龍族及地基主,主要是因為在修法中,會同時供養龍族及地基主的緣故。所以,薩迦派對治龍族的主要修法就是這個。

 
我在下個月會傳授一種灌頂,就是本尊《獅吼觀音》的灌頂,並不是龍族的,他們是沒有專門的灌頂的。因為這樣的緣故,《獅吼觀音》常被誤認為是龍王的灌頂或是龍族的修法;但實際上,是因為《獅吼觀音》是對治龍族時,特別要修的本尊。有不少的人,通過觀修《獅吼觀音》亦或持誦咒語,故而平息了龍族的傷害,所以,可說是和龍族有特別關係的本尊。

 
總的來講,一但我們皈依了三寶,就不可以再依止世間的神祇。在皈依以後,看到了佛像,也要對其生起無偽的恭敬心;皈依了法寶,也不可以存有傷害眾生的念頭,亦要對所有記錄佛陀法語的經典,都視為真正的法寶想;第三點,一旦皈依僧寶後,就不要和惡友,也就是根性惡劣的人往來,乃至皈依後,也應該要對出家的僧眾生起真實的僧寶想。

 
如果能藉由皈依三寶後,如理的實踐並斷除不該有的行為,這種功德如果看得到的話,以世間為容器亦是無法容納。此外,以皈依三寶為基礎,就能夠成為一切善法的基石,一切功德及一切戒律的依止處。同樣的,人與非人也都將沒有辦法傷害我們,並讓我們的心遂漸地趨向於法,這都是源自於具足了清淨的皈依。

 
但奇怪的是,我們一天到晚總是說,已經皈依了三寶,也依止了許多的上師,但為什麼還是會受到非人的傷害呢?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護持清淨的皈依戒,否則是能夠避免的。所以,對於三寶的功德,以及兩種皈依的因要了知外,亦要時常的念誦皈依文,這樣就不會出現任何的障礙;可以說,對皈依的修持,遠比任何除障法都來的有效果

 
 
from:http://wujincchacha.pixnet.net/blog/post/426079817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噶千仁波切給予「法身破瓦」的口傳及開示

噶千仁波切給予「法身破瓦」的口傳及開示
Garchen Rinpoche give Dharmakaya Phowa transmission (English translation provided below)
 
(噶千仁波切隨行英文翻譯Ina註)
各位親愛的法友:仁波切想起來昨天忘了回覆一個問題:法身頗瓦的口傳請求。因此,仁波切要求我將他的回覆拍攝起來。下方是翻譯加上短片。短片翻譯中沒有仁波切唸誦的法身頗瓦文句。
 
------以下為噶千仁波切的開示內容------
 
親愛的法友們:
由於前兩天我們收到的問題太多,我們忘了回答有關法身頗瓦口傳的請求。這是非常好的請求。法身頗瓦、報身頗瓦、以及化身頗瓦的差異為何?了解無二元見地的人,也就是了解自他無別的人,可以修持法身頗瓦。法身頗瓦非常強而有力。而不瞭解自他無別的無二元見地的人,應該修持慈悲的頗瓦-報身和化身頗瓦。
因此,持有自他二元之見,認為自他有別的人應該修持報身或化身頗瓦-慈悲的頗瓦。而了解自心之中自他二元並不存在的人,可以修持法身頗瓦。
由於他們已經生起慈悲心,他們懷有愛心。且由於他們已經了悟空性,他們知道自他二元並不存在。因此,他們能夠摧毀他人心中所有的我執。這是最殊勝的頗瓦。我現在會做口傳。接受到口傳的人,也可以為他人做口傳。
 
針對這個修持,你只需要在無二元的狀態中禪修,了知眾生為自他二元之見所迷惑,但究竟而言此二元並不存在。經由無二元的禪修狀態,許多眾生會解脫,他們自己會了悟無二元的本初覺性,而其他人會生起慈悲心。因此,這個修持是很有利益的。現在我已經給予你口傳,得到口傳的任何人都可以做這個修持。此修持的唸誦文是由娘拉貝瑪敦都所寫。
  
Hi all,
Rinpoche remembered that we forgo to answer one question yesterday: the request for a Dharmakaya Phowa lung/transmission. So Rinpoche asked me to film him with his response. Below is the translation including the video clip. Also, it does not include the Dharmakaya Phowa text that Rinpoche recites on the clip.
Dear dharma friends,
The other day we had so many questions that we forgot to answer the request for a transmission of the Dharmkaya Phowa. This is a very good reques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harmakaya, Samboghakaya and Nirmanakaya Phowa? Those who understand the view of non-duality, that self and others are not separate, can practice the Dharmakaya Phowa. The Dharmakaya Phowa is very powerful. Those who do not understand the non-du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should practice the Phowa of compassion - the Samboghakaya and Nirmanakaya Phowa. So those who perceive a du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who think that we ar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should practice the Samboghakaya or Nirmanakaya Phowa - the Phowa of compassion. Those who understand that a du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does not exist within the mind, can practice the Dharmakaya Phowa. Because they have given rise to compassion, they have love; and because they have realized emptiness, they know that a du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does not exist. Therefore, they are able to destroy the self-grasping in the minds of others. This is the supreme Phowa. I will now recite the transmission. Anyone who has received the transmission can also pass it on to others.
 
Rinpoche recites the transmission…
For this practice, you only need to meditate within a state of non-duality, realizing that sentient beings are confused by the dualistic perception of self and others, where in reality such a duality does not exist. Through your meditative state of non-duality, many sentient beings become liberated, themselves realizing non-dual primordial awareness, and others give rise to love and compassion. Thus this practice is very beneficial. Now that I have given you the transmission, anyone is allowed to do this practice. The recitation for this practice was written by Nyagla Pema Dudul.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丹增嘉措仁波切】探索夢的奧秘(節選)



夢裡無論出現任何徵兆,都不要過份執著。 否則,就會轉變成違緣。 假如是美夢就沾沾自喜,徒增傲慢,那會給修行帶來不利影響。 假如是惡夢就掛慮萬千,憂愁成疾,而導致精神上出現障礙。 因此,不管是吉祥之夢,還是兇險之夢,都不應過於執著。

我們對夢既不要極端地執著,也不要漠不關心。 就象有些人說的那樣:「夢中的一切景象都是虛假的幻像,大可不必費心勞神觀察分析」——就此觀點,並非符合實際情況。 在《十地經》、《寶積經》和《夢境預言經》中皆指出:「證得聖地之前兆,均從夢境得觀察。 」在密宗續部中曾提到:「獲證成就與否,當依夢境觀察。 」在大圓滿竅訣中也闡釋說:「成就徵象依三門顯現,成就標準根據夢境判斷。 」既然歷代已獲殊勝成就的高僧大德有時也依于夢兆進行預言,那麼普通人就不言而喻了。 瑪傑拉仲(注16)說:「一般凡夫人是很難得以證實(指本尊親自現前)或在覺受中獲得印證的。 因此修行中的正誤標誌,都須參照夢境觀察判斷。

 

依憑夢境為什麼能夠先知先覺呢? 因為具有習氣的意識和風脈明點是創造我們生命的原動力。 所以,事情的發生事前早已內在運作,潛移默化,在意識中已經出現蛛絲馬跡——我們即可通過觀察夢境而未卜先知了。 此中之理,恰與人在未出現病症之前,依靠切脈問診,預知即將身患什麼疾病的理論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是否所有夢境都有預測的效用呢? 並不是這樣。 有些夢具有預測的價值,有些卻沒有。 針對這一課題,如今在夢學領域從事研究的某些學者指出:「夢境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內容是由象徵和隱喻組成,百分之十五是實際記憶,最後的百分之十五是變形和偽裝

在他們的有關資料中,提供了具有科學性大致的歸類框架。 但在夢相實際應用價值取向方面,哪些是具有應用價值的夢,哪些是不具有應用價值的夢,並沒有明確闡示。

 

在密法有關夢修法部分中,對此有專門的論述:不論觀察吉祥之夢,還是兇險之夢,都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

 

第一、整個夜晚出現作夢情況依時間劃分,有初夜(天黑至11點)、中夜(11點至3點)和後夜(3點至7點)三個階段。

 

其中,初夜所作之夢,習氣起到主導作用。 這裡所說的習氣,包含了白天在衣食住行所作所為過程中,所積聚的習慣性成份,潛匿在夢中表現出來。 它包括當天的習氣、昨天的習氣...... 上個月或前幾年的習氣,甚至前世所積累的習氣,都有可能在當晚夢中顯現。 但是這類夢況,對先知先覺與預言來說,沒有什麼實際應用價值(在初夜所作夢中,具有預測性質的夢的比率極少)。

 

中夜所作之夢,一般都受到非人鬼魅活動的影響。 這一時間階段所作之夢,

都不適合觀察

 

一般來說,最適合觀察夢的時間是後夜階段 所作之夢,既不受濃厚習氣的支配,也未受非人鬼魅的干擾,是相當清晰的境狀,為深入分析夢境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我們應該努力把握這一有利機會。

 

第二、為了提高觀察夢境的準確度,還需要保有合適的睡臥姿式。 不然,氣脈不能正常運作,容易引發噩夢。 例如,左側臥式,或者手放于胸口,可以導致夢魘。 因此,最好培養自己養成依獅子臥式睡眠的習慣

 

第三、若身體患有某些嚴重疾病,就會作夢紛雜或者引生噩夢。 同樣,在精神上受到刺激,內心痛苦不安之時,也會作噩夢...... 出現這類情況,是不適宜觀察夢境的。

 

第四、如果白天對某人某事思慮過度,極有可能當晚作些相關之夢...... 這種夢境,也沒有預測價值。

 

第五、夢中景象,紛紜模糊;夢境時間過短,或者醒來之時,幾乎忘記...... 這類夢境不具有觀察的實質意義。

 

值得觀察的夢境特徵是:景象清晰,次序完整;作完夢後沒有出現與之無關的紛亂之夢;在醒來之後,夢境景象記憶猶新,而且心中有非同尋常之感......

 

若符合這些條件,所作之夢就具有觀察價值。 我們所說的先知先覺和預言之夢,也是籍此為前提予以觀察分析的。

 

先知先覺之夢,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將來發生的事情先于夢中直接顯現。 例如,在一個陌生地方遇見一個陌生的人...... 在作了這種夢後不久,果真發生了這樣的事。 另一種是將來發生的事情,在夢中以象徵形式顯現。 例如,在夢裡自己騎龍飛行...... 這種夢象徵自己聲譽鵲起,或者堪獲高位,而並非真的是將要騎龍飛行。

 

夢作為象徵,具有不可忽視的預言作用。 但一般人不明瞭象徵的實質意義,對此,想著重物件征性類之夢予以介紹。 我們根據麥彭仁波且的《各類觀察文》以及歷代高僧大德有關觀察夢境的許多資料,向大家展示夢兆象徵的意義與作用......

夢中若見到善知識、父母高堂及有名譽福分的尊長耆宿和天人,向自己恭敬讚歎;或者看見大象、駿馬、獅子、大雁和野獸等吉祥動物;或有看見碩果累累的樹木、洶湧澎湃的海洋、姹紫嫣紅的花園、百花爭豔的草地、清柔飄瀅的細雨...... 這種夢相表示禎吉祥瑞

 

夢到日月升起、農夫耕種、莊稼成熟、豪華裝飾、美食華衣、富宅闊舍、傢俱華貴;或見到打扮高雅,面容俊秀的少女贈送自己物品...... 這種夢相表示福、財、壽吉祥增上

 

夢到自己身披鎧甲,手持武器,消滅怨敵;或者戰勝敵人、角力獲勝;與敵交戰化險為夷...... 這種夢相表示消除違緣

 

夢到自己武士裝束,手提槍矛,安坐堅固堡壘之中...... 這種夢相表示免于疾病與魔障禍害

 

夢到高舉寶幢飛幡、揚起吉祥彩旗、敲響大鼓、吹起海螺、主持會場...... 這種夢相表示名聲遠播

 

夢到攀登高山、登上房頂、爬上樓梯;乘車子、坐轎子;跨騎牛王、駿馬;騎坐老虎、獅子;坐乘大鵬、巨龍;駕禦日、月,飛行空中...... 這種夢相表示證悟獲得成就...... 依此類推,我想,若夢到乘飛機、坐飛船,翱游太空...... 這類夢相也肯定是吉祥的。

 

夢到烏雲密佈,雷聲滾滾,花雨紛降;口吞日月、暢飲大海;身入火堆,吞咽烈焰...... 這種夢相表示能快速修成密法

 

夢到給人傳法、照看美鏡(見鏡中自己若頭無冠帽,則不太吉祥);手持法輪、擎托日月、舉山旋繞...... 這種夢相表示博通佛法

 

夢到飛游各大部洲(東勝神洲等);爬上山巔、瞭望無垠天宇;行于海上、手提燈燭;觀視太陽中心...... 這種夢相表示證悟聖諦

 

夢到沐浴洗澡、身著白衣、登上雪山、窺見曙光、轉繞晶塔、身坐火中(摘自《十地經》)...... 這種夢相表示業障清淨

 

夢到製作輪船、架築橋樑...... 這種夢相表示助人行善,度化眾生

 

修行期間,若夢到佛菩薩聖像、得到經函、自在飛翔;頭長鮮花、爬上大樹;作寫詩歌;手持寶劍、身著盛裝...... 這種夢相表示修行已入正道

 

夢到從未見過的怡人風景、俊俏少女喜迎自己、花果飲食豐盛...... 這種夢相表

獲得某種成就

 

夢中自變本尊、本尊空行與自己共融一體;有眾多菩薩空行母向自己頂禮;或者他們以象徵方式向自己傳法...... 這種夢相表示獲得本尊成就。 (順便在此談一下修本尊法的一個問題:自已正在專修某一本尊,而夢到與此本尊不同的其它上師或佛菩薩賜予加持等徵象。 因而自己產生這樣疑問:是否有必要更換本尊? 對此,喬美仁波且指出:「這說明所修本尊已獲成就,而不必更換

 

有關不吉祥的夢相,同樣紛紛不一。 一般來說,與吉祥夢兆相反的夢相,都歸併于噩夢。

 

具體來說,夢到豬、狗、驢、蛇貓和狐狸等動物;衣衫襤褸的侏儒,塗抹煙灰的赤裸黑人、面目猙獰手舉大刀的人、弱小蒼白的小孩、身高體大的裸體人...... 一見到這些就忐忑不安。 若遇到他們、與之交談;或者他們侵擾自己...... 這種夢相都非吉祥之兆。 (博主注:放生狐狸而夢到狐狸除外)

 

夢到自己被猛獸、士兵追逐;在戰場、賽場慘敗;亂蹦亂跳、唱歌跳舞;與盲人、瘸子、駝背人等談話...... 這種夢相表示遇到違緣

 

夢到口食污穢食物,蟲子爬遍全身、惡狼撲上來...... 這種夢相表示身患疾病

 

夢到自己關進監獄、掉入深洞、雹石滾砸、萬箭穿身...... 這種夢相表示被人詛咒

 

夢到枯井、骷髏頭、堆堆白骨、危房廢墟...... 這種夢相表示受到魑魅的禍害

 

夢到天際黑暗、日月墜落、風吹雨打、洪水沖走、烈焰燒來、身穿破衣;爬登沙漠山丘;騎坐驢子、駱駝前往南方(這是死亡之兆);與死人喝酒亂舞;行于險徑淵側;走下高山峻嶺;身肢折斷摔傷...... 這種夢相表示壽命福報衰敗終竭

 

如果在作噩夢之後,隨之又作吉祥之夢,這表明逆緣已轉變成順緣,那就不必擔心了。

 

採取上述方法,可以大致觀察夢兆吉祥與否。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科學物質水準的提高,人們日常所需所用物品日新月異。 假如夢中夢到這些新鮮事物,因從歷代高僧大德所提供的觀察夢兆資料中找不到類似觀察方法,所以,在具體象徵意義上就很難加以解釋。 不過,依據《征相神異明鏡文》中所說的那樣:「吉凶當依推理知,」也就是講,根據邏輯推理,比照推斷同類事物,就能知道大多數夢兆意義如何了。

 

但是,在推理判斷過程中,我們應該懂得:有些表面是吉祥夢兆,而實質卻潛藏危機。 同樣,有些表面是兇險夢兆,而實質卻蘊含生機...... 對於如此變數情況,若未充分掌握應用,就會出現混亂不清吉凶顛倒的錯誤判斷

 

表面吉祥實質兇險的夢相,例如;夢見許多裝飾華麗的美貌姑娘輕歌曼舞,恭敬承侍自己,這表示自己將被業力與世間空行母接走,而危及生命(若為修行空行母本尊之時,則為吉兆)......

 

除了專修懷業法以外,非時夢見自己處於遍滿紅花之地,或者渾身上下以紅花嚴飾,這表示將有血腥災禍...... 夢到自己身坐安全的堡壘中,這是吉兆,但是,若坐在高峻紅色碉樓頂端,周圍是塹壕城牆環繞,這表示會有滅頂之災...... 夢到自己獲得大量黃金,修法期間是成就之兆;修財法時是將獲財寶之相;而對辦理事務,則會久拖不成;若是非時夢到,則是亡身之禍...... 夢到自己獲得大量白銀,在修息業法與財法時,為吉兆;而非時夢見,則受魍魎危害...... 以上這些夢相,從表面看有些吉祥,但一夢到或一醒來就感會到心慌意亂,這就表明是兇險之兆

 

表面兇險實質吉祥的夢兆,例如:夢到自己嘔吐、排泄膿血;大火把自身燒成灰燼被風一吹而淨。 這種夢相表示業障消除...... 夢到自己砍掉自之頭臚、生吃人肉、用鮮血擦洗全身、大口飲酒(非就酗酒者而言)、剪剃自己頭髮、自之腸子環繞村莊、與美麗少女白晝同床共枕...... 此類夢兆甚是吉祥...... 夢到自己吃掉自之心臟、喝幹自之血液、摧毀自之身體;自己身體從裡到外翻轉過來,披穿五臟六腑。 這表示已獲良好證悟...... 上述這些夢相從表面看有些不吉祥,但一夢到或一醒來,就感到身心舒暢,這表明是吉祥之兆

 

總之,不管出現什麼夢相,都要以上述原則為標準。 不然,自以為吉祥之兆,有可能並非很好;自以為兇險之兆,有可能並非不好。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曾經讓三位大弟子祈夢,觀察各自未來情況。

 

米拉日巴尊者說道:「衛地的法師(岡波巴)、金剛稱(惹瓊巴)和寂光,你們三人今天晚上都要祈夢,(看看你們各人的未來,)明天早晨老父我當為你們解釋夢兆。 」於是當晚三人就遵命祈夢。 次日清晨寂光首先跑到尊者面前來說道:「尊者啊! 昨夜我作了一個很好的夢。 我夢到東方升起一個溫暖的太陽,這太陽隨即進入我的心間消融了。

 

惹瓊巴說:「我夢見走到三個大山谷流域中大聲的喊叫。

 

岡波巴大師哭喪著臉說道:「我作了一個極壞的惡夢! 」尊者道:「夢兆好壞很難講。 不要管它,你且說來聽聽。

 

大師說道:「我夢見許多種類的眾生,我把他們的命脈斬斷後,把他們的氣全都吸進來了。 我一定是一個惡業深重的罪人啊!

 

尊者說道:「拉傑比丘(岡波巴),我的兒啊! 莫要哀泣了。 把你的手伸出來。 」(岡波巴伸出手來,)尊者以自己的手握住他的手說道:「我對你充滿希望,你也沒令我失望。 依靠你,將有許多眾生從輪回中獲得解脫。 我想,我的願望肯定是能夠實現的。 老父我在衰朽不堪之際,誕生了一位像你這樣的兒子。 我對佛法應做的事,現在可以說已經做完了!

 

然後對寂光說道:「你的夢只是中平而已,因為你的發心太小,所以不能做廣大的利生事業。 但是你卻可以往生清淨刹土。 」最後對惹瓊巴說道:「因為你太頑強的緣故,違反了我的囑咐一共三次。 (以此因緣,)你將在三個山谷流域出生,作三世聲名遠播的佛學博士,以後才得成就。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慈誠羅珠堪布】為什麼要有傳承?

1、因為密宗非常注重傳承,而且一定要口傳,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現。

“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揚,而且可以肯定地說,藏密的傳承是非常清淨的。因為密宗非常注重傳承,而且一定要口傳,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現。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詞,外人無法理解,只有證悟的金剛上師們才能解釋,同樣也是考慮到魚目混珠的問題。另外,藏傳佛教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辯論,通過辯論可以澄清很多問題,無論任何一句話,都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認定為佛陀親口所說為止,因此,藏密的教義不會有任何問題。”
——《慧燈之光五•黑蛇總義一》


2、一定要有金剛上師的口傳,否則就不可能證悟密宗。
 
古印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方,很多教派聚集在一起,當時人們的思想也是很開放、很活躍、很自由的。曾經有幾千個信仰印度教的婆羅門,表面上捨棄了原來的宗教信仰,然後進入佛門,但實際上他們是為了破壞佛教,把婆羅門教的東西混雜在佛教理論中。幾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在很秘密地進行。不過,佛教有辦法預防這些問題。佛早就知道會有這些問題出現,所以故意不讓對方知道很多佛教名詞的真正含義。包括時輪金剛的天文星算都是這樣,有很多保密而不能公開的內容,尤其是密宗的有些名詞,雖然外道也有同樣的名詞,但真正的內涵卻是迥然有異的,所以密宗非常強調傳承,一定要有金剛上師的口傳,否則就不可能證悟密宗,因為連理論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
——《慧燈之光五•顯密異同》


3、有著極為清淨的傳承正是因為真假難辨——無論是經典、伏藏亦或淨相法,都有真有假。

“藏地本來就沒有比丘尼戒的傳承,但比丘戒的傳承卻從未間斷,每一代都記錄得十分詳細,比如誰傳給了誰,誰又傳給了誰,一代一代傳戒人的傳記都有清楚的記載。迄今為止,有著極為清淨的傳承。”

“正是因為真假難辨——無論是經典、伏藏亦或淨相法,都有真有假,所以密宗要求一定要觀察上師,這一點也顯得尤為重要了!就像因明所說的一樣,要證明佛教的觀點成立,首先要證明佛是真實語者,然後就可以相信佛所說的一切法。”
——《慧燈之光五•藏傳佛教簡介》


4、即使文字公開了,也沒有人真正知道在說些什麼。

“如果沒有真正的引導,只是很簡單地說,煩惱就是菩提、諸法是佛等等,很多人會產生不好的念頭,同時也可能造罪,畢竟世上能接受如此深奧道理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密宗的見解還是越保密越好,只有對根機成熟的人,才能說煩惱是菩提。佛也考慮到這個問題,故而要求密宗不能公開。但保密也是相對的,也不會絕對保密,如果什麼都絕對保密,那密宗也沒有什麼存在價值了,任何人都不能知道,那還有什麼用呢?

本來正宗的密宗,是不能公開的,但如今也沒有辦法不公開了,現在外面都在大張旗鼓地銷售各種各樣密法的典籍與佛像,但我清楚,即使文字公開了,也沒有人真正知道在說些什麼,頂多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慧燈之光五•顯密異同》


5、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

“佛法住世。佛法也有滅亡的時候。如果佛已出世,也轉了法輪,但佛法的傳承、修法都已經不存在了,則那時侯的人還是沒有修行的機會。什麼叫佛法住世?佛的三藏十二部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不能代表。這是為什麼?如果這些經典的法本雖然存在,但是沒有人懂得它的修法,即法的傳承已經間斷了,那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很多修法,特別是密法,非常講究傳承。傳承是什麼意思?就是從佛轉法輪開始,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一個一個法流叫作法脈、傳承。這是不能間斷的,如果間斷了,佛法的很多加持力就無法繼續。所以,雖然經書還在,但若沒有口傳、沒有竅訣及傳承,也就等於佛法不存在了。”
——《慧燈之光二•人身難得》


6、善知識的攝受是五種他圓滿之一。
 
通過長期周密細緻的觀察以後,我們就會對所觀察的上師建立起穩固的信心與正知正見,這樣就能如法地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對他的所言所行,即使當時不太理解,不好接受,也不會對上師生邪見,始終相信上師是正確的。否則,如果當初沒有如法觀察,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後果!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藏傳佛教才會對觀察上師有著嚴格的要求。”
——《慧燈之光五•藏傳佛教簡介》

 自己看法本往往不能瞭解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能瞭解一些字面上的意思。如果前面四個條件都存在(佛陀出世,佛已說法,佛法住世,已入聖教,善知識攝受——五種他圓滿),但善知識卻沒有給我們傳法、灌頂,不攝受我們,我們也沒有辦法真正去修行。”
——《慧燈之光二•人身難得》


7、在這些法脈當中,包含著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無形加持。

“傳承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法脈。經由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等傳承祖師一代代地傳下來的,像河流般一脈相承、從未間斷過的清淨法脈。在這些法脈當中,包含著我們肉眼看不見,但在修行過程中卻可以體會到的來自上師們的無形加持,這對我們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慧燈之光四•<三主要道論>詳解》


8、沒有傳承“會產生一些問題,會有偏差”。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或機會得到傳承,通過看書也可以先瞭解一些內容,然後打坐進行自我鍛煉,但這還算不上是修法。”
——《慧燈之光四•<三主要道論>詳解》

“密宗特別講究傳承,修法的時候一定要有傳承,而且必須是口傳。沒有口傳,僅在書店裡請回法本,然後像看小說一樣,書上怎麼說,你就怎麼做,這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會產生一些問題,會有偏差。因此,一定要有傳承。傳承是古往今來那些修證極高的高僧大德,一代一代不間斷地傳下來的清淨法脈。為什麼藏密修法至今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因為其口傳從未間斷,一直保存下來的緣故。”
——《慧燈之光二•前行念誦儀軌 開顯解脫道》
 

蓮師眼含熱淚說:無論我教了多少法教,你們還是不了解


鄔迪亞納國的上師——蓮花生,受西藏國王邀請前往西藏後,住在桑耶寺。上師在主殿的東廂給予國王、朝臣及其它虔誠的信徒許多法教開示。由於原先這些人的理解並不正確,所以上師再三給予以下這個忠告。

 

蓮花生大師眼含熱淚慈悲深情地說,無論我教了多少法教,你們許多人還是不了解,反而光是做一些墮落曲解的行為。如果你衷心想要修持佛法,就應該這麽做:

 

成為一位佛教在家居士,並非僅只是去遵守四根本學處,而是要將不善的惡行完全斷除。成為一位沙門,並非只是裝出某種清凈的外相,而是要正確地修持善行。成為一位比丘,並非只是意味著在日常活動中控製身、語、意,或被禁止去做這做那;成為比丘,意指要以一切善根作為大證悟修道之用。善良正直並非僅是去穿上黃色的僧袍,而是要對業力的成熟有所畏懼。成為善知識,並非只是裝出高貴的舉止,而是要成為所有人的吉祥守護者。

 

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成為一位密咒師,並非是指(懷著惡意)暗中念咒,而是要透過方便與智慧雙融的修道迅速獲得證悟。成為禪修者,並非只是住在洞穴中,而是要以(本然境界的)真實義來訓練自己。成為隱士,也不只是住在森林深處,而是說自心己遠離了二元戲論。

 

博學多聞並不是去擁護或贊同世間八法,而是要清楚分辨對與錯。成為菩薩,並不是在心中維護自我利益,而是要致力於能使眾生解脫輪回的方便法門。

 

有信心並不是指哭泣嗚咽,而是出於對生死的恐懼而進入正確的修道。精進並非是指不停地參加活動,而是要投身於能夠脫離輪回的方法。慷慨並不是指帶著偏見與偏頗心來布施,而是要深深地遠離對任何事物的執著。

 

口訣教授並不是指許多成文的書籍,而是指短短幾句在你心中當頭棒喝的要義之語。見地並非僅是指哲理,而是指遠離了概念造作的邊界。禪修並非是以心念固著於某物上,而是指自心穩定地住於本然覺知中,遠離執著。

 

自然任運的行持並不僅是指瘋狂放縱地行動,而是指不將迷惑的感知執為實有。分別智指的並不是錯謬概念之下的敏銳智力,而是了解了一切現象都是無生的,毫無概念造作。

 

聞學並不僅是指以耳朵來領受法教,而是指切斷錯誤的觀念,並擁有超越概念心的了悟。思維並不只是追求概念思維並假定結論,而是指切斷迷妄的攀執。並非僅是指從奧明凈土迎請的二色身,而是認出自心本性,並於其中穩定保任。

 

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當下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從輪回中獲得解脫。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撫摸袈裟,我依然會流淚


我想中國一定是有很大的福報,才能夠出現像菩提達摩(印度高僧,佛教中國禪宗初祖)這種大師,能夠把佛法帶到中國來。
如果我們仔細地想一下,這些以往的大師們是經過了怎麼樣的努力,怎麼樣困難的環境,才能夠把佛法從印度帶到中國來。然後他們在新來到的這個社會裡,設下什麼樣的模範,所起的這種領導作用,他們所具有的這些慈悲。

 如果我們想到這些的話,我們就會同意,即便是每一個中國人把整個地球都用黃金鋪滿了,也沒有辦法報答他們的這種恩惠。
如果我們去任何一個大乘的寺廟或者是出家人那邊,都會看到,即便這個寺廟或者是出家人本身並不真的去修持。但是,他們永遠講得出慈悲或者是慈悲的道理讓別人知道。要怎麼樣對眾生慈悲,要怎麼樣去救度眾生這些道理,即或他們不修持,他們都會講這些道理。
所以,你就知道,這邊仍然有多麼大的福報,才能讓這麼難得的佛法仍然流傳到今天。
像緬甸或者是泰國這些地方,上座部的教法在那邊非常興盛。他們所選擇的這條修道的道路,實際上是他們所具有的功德所得到的。如果我們在像泰國或者是緬甸,你在一個綠油油的稻田當中,看到一個穿著黃色僧袍的比丘走過去,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
在現代那麼長的時間下來,還有這樣的比丘活在世界上,這對於我們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禮敬 佛,法,僧)
我們能夠看到他的形象,對我們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那個時候,能夠兩手合掌,放在頭上頂禮,你一定會造就非常大的千百倍以上的功德。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淨觀」非常強的人,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喜歡挑剔,疑心非常重的人,我很少會熱淚盈眶,這種情況太少了。但我記得,有一次在曼谷,美國大使館外面,我在等美國的簽證。那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因為我想排第一位。我很早就去了,結果六點鐘的時候,看到有20個非常莊嚴的和尚走過來,我就想他們這些和尚來這邊幹嘛呢 ? 美國大使館也是關著的。突然在這個時候,美國大使館的門開了。美國的大使出來,跪在地上,供養他們。
我看到這一幕,熱淚盈眶。我看到那一幕,我自己覺得有一點不好意思。因為我知道在泰國的出家人,當他們接受人家供養的時候,無論跪下來供養的是美國大使,或者是泰國的國王,泰國的出家人連看也不看一眼,從來也不會說謝,供養完就繼續走他的路。他也不會說留下來問“你有沒有名片啊,留下電話號碼以後聯絡,好不好。”
同樣在台灣,我也去過一些寺廟。我看到這些寺廟,有的也非常宏偉,非常大。寺廟裡面有一尊非常高大的金身佛像,那個寺廟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組織,裡面點著香,放著阿彌陀佛的佛號。這些我都沒有什麼感動。但是那邊的出家人,從他們嘴裡講出的永遠都是說,為所有的眾生如何如何,講非常慈悲的語言。這是非常難得的事。
有的時候,這種情況不太多,但是偶爾你假如去一些藏傳佛教的大師那邊,他會給你講「淨觀」。也許講的人本身也做不到,但是這沒有關係。就算有這個名詞存在,就已經非常非常難得了。
因為也許有那麼一天,這些穿著黃色的,在路上非常安祥行走的比丘形象再也看不到了。
也許有一天,所謂為眾生如何如何這個概念永遠不存在了。也許有一天“觀所有的眾生如同本尊”的這種淨觀完全不存在了。它當真的有那一天來了的時候,那真的是黑暗時期。這個詞,「空性」,也許有一天它再也不存在了。
所以,我們實際上非常幸運。也許我們沒有辦法修持,但是至少我們在講,在談論它。
有人曾經問我,作為一個和尚,你是否皈依僧。我想說,當我在街頭穿著紅色的,黃色的,或灰色僧衣的出家僧人時,我們會相對合掌,在互相微笑的時候,我的心裡會湧過一股暖流。
有一次,我在巴士上,看見一個藏傳佛教的僧人。我在車上向他合掌,他看見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東西,也向我合掌,臉上是那種單純的令人想到西藏純淨藍天般的微笑。我很長時間都不能忘記這微笑。
我們屬於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教法傳承。但是,一直上溯到佛陀時代,我們共同的導師都是釋迦牟尼佛。即使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千山萬水,當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像久別的兄弟。我們甚至可以不用懂得彼此的語言,也不會障礙我們在心底的交流。
透過這樣的形象,這樣親切的微笑。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來自佛陀的清淨力量,一如佛陀當年所受的啟悟。走在街頭,我無法判定一個行走著的出家人是持戒亦或破戒。但當他們匯入歷史,匯入那不斷的傳承中,我知道,那就是我永遠不變的背景。當我手摸著袈裟,我仍會感動。
我不是一個好的僧人(謙虛),過重的習氣使我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俗人。我的心理與行為,使我在披袈裟時內心感到慚愧。但我知道,我的染污並不曾改變袈裟純淨的本質。它依然是清淨的幢相,是「正法」的標誌。即使只剩下一絲布條,我仍應頂受它。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它曾披在佛陀的身上,曾披在迦葉尊者的身上,曾披在阿難尊者的身上。龍樹,無著菩薩,都曾經頂受過它,為它增添榮耀。撫摸袈裟,想起這些逝去的大師,我仍然會流淚。
至今我還聽見一些比丘在各種場合說法。不論他們行持與否,他們所說的法仍使我感動,即使是編出來的故事,我聽了也會流淚。或許我過於感性,但這樣的說法和故事使我內心柔軟,感受到了來自「慈悲的溫暖」。
生活中有讓自己感動的事總是一件好事,好過讓自己的我們生活在這世界總感到很苦難。可是從我自身而言,自己覺得相對於我所犯下的過錯,我感受的一切已經是在享受寬恕了。
嗡 瑪尼 貝美 吽!
感恩合十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