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幸福晚年》榜樣扎巴: 我怕死,所以不敢懶



《榜樣扎巴》:按慣例,我們也問了扎巴相同的問題:怎麼看待死亡。

她“嘿嘿”笑起來:“啥也不想,我怕死,所以不敢懶。” http://t.cn/Rvi6WQo

 







《榜樣扎巴》

 

覺姆扎巴只記得自己來扎西持林養老院六年,卻不記得自己的年齡了。

顯然,計算自己年齡這樣的事難為了覺姆扎巴。老人家靜靜地想了半晌,又掐著指頭算了一陣,還是沒能說出自己的年齡,直到一旁和她相熟的覺姆和翻譯替她報出了答案:六十六歲。

旁人的主動把扎巴自己也逗樂了,她停下撥動念珠的手指,抬頭看一眼大家,“嘿嘿”地笑了幾聲,又埋下頭繼續持咒。看來,大家早已習慣了隔三差五替扎巴“做主”這樣的事,而且似乎已達成了某種默契。

採訪剛開始就出現令人奇怪的情況,眼前這位老人竟然不記得自己年齡,這樣的事情在漢地簡直不可思議。直到談話進行到一半我們才漸漸明白,有些人並不是記性不好,更不是腦子不靈光,他們只是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而不是去關注那些無關緊要的瑣事。

覺姆扎巴正是這樣的修行人。

 

當我們試圖向達森堪布了解扎西持林養老院老人們的修行情況時,堪布第一個提到的人便是紮巴。

達森堪布的精進眾所周知,幾乎每天都是凌晨就開始修行。從堪布的窗戶遠遠望去,正好能看到山下好幾位老年人的房子,扎巴便在其中。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堪布也經常望見扎巴家的燈光在凌晨三點就會隱隱地亮起。不一會兒,她便出門開始修行了。首先是去轉經,養老院的觀音心咒轉經輪修建在平地上,熟悉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摸索著轉起來。摸黑轉經兩小時,五點鐘扎巴回家打一座。待天光初亮時,她便又馬不停蹄地去轉山。

轉山的路上,堪布好幾次看到她一路走一路打哈欠,偶爾還會走著走著打起盹兒來。

覺姆扎巴來自馬達村,丈夫、女兒和兒子一家人全出家了。在扎西持林養老院的六年裡,除了在家閉關的日子,平日里扎巴從不在家裡閒待著。冬季裡,每一天,滿滿一上午都會用來轉山,中午12點匆匆下山,趕上覺姆女兒在家做飯,她就跟著草草地吃個午飯,家人不在的時候,就吃點糌粑隨即便又出門,要么轉山,要么轉經,從不把時間花在生活瑣事上。晚上11點左右,扎巴才肯結束一天的修行,上床休息。四小時後,她又將起床,念著金剛薩埵心咒或阿彌陀佛心咒,如救頭燃,在黑暗中奔向熟悉的大轉經筒。

當冬季過去,養老院的老人們發心上山幹活時,也一定能見到扎巴的身影。白天她趁著有天光的時候趕緊發心幹活,沒有光線無法幹活的時間便用來轉山。通常,每天都要轉山四五圈,轉山的路上她從不和別人閒聊,見到熟人也只是微笑著低頭默默走過。大約這也是我們對養老院的多數老年人眼熟卻始終對扎巴沒印象的原因——這位“嚴肅”的老人總是低著頭自顧自地念誦,根本顧不上和遇到的人打招呼。

習慣性低頭、恆久地沉默,似乎是覺姆扎巴的兩大特點。在和養老院的老人們一起發心幹活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她總是不發表任何意見,隨時準備著隨順別人的言行,別人遞給她一塊木板,她就靜靜接過來背走,大家一起商量怎麼幹活,她也總是靜靜地聽著,別人怎麼幹,她便跟在後面默默地出力。

初見扎巴的時候,見她始終定定地看著腳下的地面,我們開始擔心採訪能不能互動下去。不料對我們的每一個問題,她都是習慣性地先“嘿嘿”樂幾聲,全然沒有思考的過程就迅速做了回答,回答的內容也總是寥寥幾個字,說完又是“咯咯”地樂一陣。這時候我們更加相信,老人家內心其實無比清明,只是不願在一些無有實義的問題上花費精力罷了。

扎巴的人緣不修自好,養老院的覺姆們都喜歡她們這位沉默的同修,和她說話(確切說是對她說話)的時候,“扎巴,扎巴”地一遍遍叫著她的名字,邊說邊要親切地拍打她的身體。這情景,像極了孩子們對待班裡學習最好的同學,發自內心的喜歡,是肯定,更有崇敬,所謂榜樣的力量,大抵如此吧。


按慣例,我們也問了扎巴相同的問題:怎麼看待死亡。她“嘿嘿”笑起來:“啥也不想,我怕死,所以不敢懶。”

我們本以為除了奮力修行之外,眾人交口稱讚的紮巴必定有一些“不共”的經歷,於是試圖打聽更多的“榜樣”故事,無奈在扎巴眼裡,這一切根本就是天經地義。稍微睡幾個小時,不那麼困了就起床,一有空就抓緊時間做功課,山上有活兒就去發心,一切都如太陽東昇西落般無需言說。眼看我們的採訪就要陷入僵局,看著扎巴“嘿嘿”笑著不停撥動念珠,“……時刻不忘修行,彷彿沒有修行”,大恩上師希阿榮博堪佈在微博中曾經這樣開示,我們眼前這位老人不就是這樣的嗎?

 

正當我們準備放棄時,幫我們翻譯的老年覺姆開口了:“扎巴的修行確實是我們這裡最好的。”一聽這話,我們趕忙要求翻譯再次“做主”,給我們講點扎巴的修行故事。翻譯覺姆“哈哈”笑了:“她平時都不吭氣,我也不知道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