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噶千仁波切 】2014年阿彌陀佛儀軌教授(一)


 


2014年噶千仁波切 阿彌陀佛儀軌教授(一)


時間:2014516日上午11:00-12:00
中文翻譯:張昆晟
初稿整理:fuhua
法本版本請參閱【2014年億次阿彌陀佛大法會】所發之儀軌
視        頻2014年億次阿彌陀佛心咒持誦大法會 05/16 第二座:極樂淨土法門開示/阿彌陀佛心咒持誦  


 


各位手上拿到的儀軌,是由本人(噶千仁波切)進行編輯,有人會說,已經有這麼多關於「無量光佛」的儀軌,何必還需要簡單修法呢?現在雖有很多不同版本極樂世界法本,但對初學者而言,若無法窮究經書,則要完全理解及日常修持天法阿彌陀佛的長軌,會是困難的。


 


而對初學者而言,略儀軌又太過簡單,沒有一定基礎者會難以切入,因此就像是要享用美食前要先要瞭解到有哪些味道才能去欣賞享用一般,因此同理,為了讓大家對於我等程度之大眾能更加瞭解淨土法門的修法,因此編此比較簡單法本


 


內道佛法的實修,可用一個總綱來歸納之,就是「基、道、果」,若我們懂得整條佛法修道,是由「基」而「道」最終得「果」,即使你沒有太廣泛學問、沒有太多佛法知識,也已經掌握要點。


 


這要點即是《普賢王如來願文》所講,眾生本來基礎是同一個,為何會有兩條道路?這兩條道路為何?這兩條道路,一條為痛苦的道路,另一條為安樂的道路。


 


大家都不想要痛苦,但若不想獲得痛苦,就應該要尋找離「苦」的道路;相對的,要追求「樂」,也應當追求相應的道。「基、因、果」的「因」指得是共同的基礎,本來成就安樂的「因」,指得就是我們的「心」。


 


■ 所有菩提道,都是在「心」上下功夫 ■


 


眾生都有共通基礎,因為我們的「心」在本質上相同,卻展現兩條不同的道,一條通向痛苦的、我執的道路,一條是通向安樂的利他道路。因為「我執」緣故,讓我們受痛苦並在輪迴中成為眾生;因為「利他」而能夠最終成佛。


 


因此,從同一個基礎上展開不同道路,一條是「我執」之道,一條是「離我執」之道,舉例而言,若一人對因果有淺薄認識,另一人對因果沒有絲毫理解,因此在環境逼解之下,對因果無認識者,會很快產生煩惱等情緒性反應,氣急敗壞等,如果他對因果有任何認識的話,會很快認識到「我正在產生嗔恨等等情緒,這情緒是痛苦之因!」,瞭解到此點,就能妥適處理好情緒。


 


「痛苦之因」來自於「我執」,「安樂之道」來自於「利他」,所有菩提道都是在「心」上下功夫,以「心」為「道」的修法,講究在心上,去清除心中的蓋障染污,如果我們將內心中的「我執」去除後,我們的心就完全純淨了,就是佛自心,這就是「眾生雖為佛,但為客塵遮」的道理。


 


《普賢王如來願文》中講的比較深入,因此這次也跟大家結緣此《普賢王如來願文》法本。


 


■ 有利他之心時,己心就與「觀音之心」無二無別 ■


 


唸誦咒語時,應當要瞭解「咒語與本尊息息相關」,這點非常重要。在此法門中,我們自觀為聖者觀世音,什麼是「觀音」呢?「觀音」的本質就是「如來藏」,我們心的本質亦復如此,因此在心的本質上,我們與觀音並無差別。


 


而何時眾生的心,能真正體現到與觀音之心無二無別呢?當你產生利他之心,想要饒益其他有情時,在那個當下,你的心就跟觀音無別了,觀想時,男性可以自觀為觀世音,女性可以自觀為度母,外在形象如何觀想並無太大差異,最重要是內心當中那個利他的慈悲心,這是最重要的。


 


法本P.26,此處要進行兩階段修法,也就是「唸誦」和「觀想」,一開始要觀想在心間有月輪,月輪是以世間當中的「月」來做說明,通常將日和月作為對照,「日」如同諸佛,「月」入同菩薩,也可以用「月」來象徵「透過智慧,而對於應當要產生悲心的對境,發起慈悲心」,或「以智慧而對可憐眾生發起慈悲心」的道理,這是「月輪」的象徵意義。


 


在月輪正中央有一「舍」字,周圍有六字咒幔圍繞,象徵「六度波羅蜜多」,唸誦時,我們將專注力放於觀想六字咒幔和心間月輪,因為這是結合體內氣息和風所做之修法。


 


■ 配合體內之風來持咒,讓心沈澱下來 ■


 


由於隨氣息流動,心也會相應的散動或穩定,因此要定住氣的流動讓心能穩定下來,在此情況下來專注唸誦,透過此來讓心得以沈靜下來,而非受到障避,就如同污濁的水中有很多泥沙雜質,逐漸沈澱下來,讓自己內心當中的悲心得以啟發。


 


之後心中放射出白光,照射到哪裡?照射到對生阿彌陀佛的心間,前面提到我們心態要利益眾生,要饒益有情眾生,這光芒就是利益眾生的慈悲心之光,讓阿彌陀佛降下加持來利益有情眾生。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想要利益眾生卻缺乏能力,但阿彌陀佛卻有此能力及廣大願力,因此我們勸請阿彌陀佛加持眾生,阿彌陀佛也會非常歡喜我們有此饒益有情眾生之願,而加持利益眾生。


 


因為諸佛都對於利眾事業非常歡喜,即使我們只有一點點善心、利他之心,都會成為諸佛菩薩最歡喜之事,因此我們會說這是對諸佛菩薩最殊勝的供養。


 


拿金銀財寶去供養諸佛,諸佛不一定歡喜,但那怕只是心中升起一絲饒益有情的想法,諸佛都會非常歡喜,而成就我們希望利益眾生的善願。


 


因此此處等於我們是以利他之心來供養阿彌陀佛,「敦請身語意大悲尊誓」就是阿彌陀佛在學道位時,為利益眾生而發的宏願,道理就如同我們在唸「發心文」中的「為利眾生願成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