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南懷瑾老師:夏天養生的重點..喝熱的,吃熱的。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

夏天身體裡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
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

南懷瑾老師:夏天養生的重點(轉載自慧日寺官網——中醫文化)

現在人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我們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但是試了幾天了,認為溫度不能低於二十六度。冷氣是給你涼快涼快,夏天要按照自然的規律,身體有一點微汗是最好,最健康了,貪著涼快會得冷氣病。下午燈開多了有一點熱,他們說要調一下。所以這裡氣溫是控制的,不像一些地方,把冷氣開著玩,冷得像冬天,那是死路一條,不可以的。像我坐在這裡,背上在流汗,我還喜歡呢!如果不流汗,我的習慣認為生病了,那就不得了啦。
我以前同美國的教授談,你們講衛生是消極的,中國文化是講養生之道,道家叫「攝生」,攝就是抓來,自己把生命控制住,就叫攝生。所以道書上叫攝生之道,這是積極的。
我現在不是講西醫,是講中醫第一部要讀《黃帝內經》。其中第一篇就是說人瞭解陰陽六氣,現在的人都不相信,學中醫的也不肯讀,認為是空洞的理論。陰陽就是正面、反面,陰陽兩個字是代號,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面,是相對的。甚至每天的氣候,每件事情也都是相對的。整個宇宙大氣層跟著太陽月亮的行度,十二個月當中有六種變化,所以說是六氣。
哪六氣呢?風、寒、暑、濕、燥、火。現在假設不開冷氣坐在這裡,或到外面曬一下太陽,是什麼感覺呢?現在梅雨季節快要過了,馬上到三伏天了,就是《黃帝內經》講的燥、熱、火這個季節,身上難受,所以梅雨季到三伏天最嚴重。這是講身體外面的感受。
如果學醫的就要知道,夏天身體裡面反而是寒的,我們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歡夏天吃冰涼的東西。以養生之道來講,修道的人不干這個事,夏天反而要喝熱的,吃熱的。這裡地球自然的物理,夏天手伸到井裡去,地下水是涼的。

所以我們講山西人不但會發財,還聰明;你到山西那個古房子一看,有地窖,還有冰窖呢。冬天把冰放到地窖,到夏天還沒有化。我們夏天覺得熱,因為受大氣的影響,身體體能的溫度向外發散,表皮上感覺很熱流汗,內部就寒了,這是養生的道理。所以很高明的醫師,有時候夏天的病,不是給你吃涼藥,反而是吃大熱藥。暑濕,現在還沒有到三伏天嘛,我們是講黃梅天的濕。現在我們覺得熱啊、冷啊,氣候不舒服啊,那是濕度的關係。這個空氣裡頭有水,而這個水被太陽一曬變熱水,我們現在的身體像是泡在洗澡池的熱水裡,因而不大舒服。所以暑天有濕。尤其上海在海邊,這裡是太湖,暑濕蠻嚴重的,最嚴重的是南京、武漢,西湖邊上,有水汽的都是暑濕。所以學醫,保養身體就要注意這個。現在是告訴大家自己保養,所以才講陰陽六氣。剛才說溫度已下調一二度了,太多一點了吧?你們馬上要調回來,現在已經到下午了,太陽一下去就涼快了,我是貢獻你們意見。還有一句話,剛才進來大家熱,現在還是三點鐘呢,為什麼現在會覺得涼快一點呢?剛才你們報告感覺難受,所以把溫度調低一點。是這個原因嗎?不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文化一句老話「心靜自然涼」,要注意這個,非常重要。我還記得年輕時,站在操場看兵操練,自己站五個鐘頭,全身武裝,還穿著皮馬靴,在大太陽下,裡頭的汗像雨水一樣的流,外面看不出來。我靜靜站在那裡,屹然不動。那個時候沒有體會那麼深,只好把自己忘了,要裝英雄嘛,要領導別人,做模樣。什麼叫心靜自然涼?對熱啊、冷啊,不在乎它,不理它。你說熱得不得了,想到熱得不得了,你更熱了,所以不能心靜自然涼。你看大家因為有個老頭子坐在這裡給你們亂吹,一聽話把這個熱的觀念一忘,就好多了,這是心靜自然涼,修養的道理就是這樣。換句話說,你碰到煩惱或危險的時候,只好放下,所以禪宗講「放下」你不理就沒有事,那就輕鬆多了。

「寒溫不節」,是指氣候的變化,暑濕寒熱,有冷有熱的天氣,這是屬於外界,所以有寒溫不調和現象。人有七情六慾,思想、知覺與感覺隨時隨地可以使人生病。而且每種病,不管大病小病,它的力量都可以使人死亡。縱然病好了,不死,生命已經消耗了不少。說到寒溫不節,譬如說現在這個氣候,大家喜歡用冷氣,現在很多的病,都因為冷氣吹風來的,進到身體內都不知道,等到將來一旦爆發,不可收拾。

最近開了冷氣以後,很多人病了,我說是不是開冷氣睡覺啊?他們說對。我說活該,看醫生去吧。尤其這些人,夏天冷氣都開到像冬天一樣冷,坐在辦公室,穿著毛衣,
所以最後病起來啊,西醫也叫做冷氣病,沒辦法,這就是寒溫不節,自己不曉得調節,不曉得應用。「寒溫不節,虛實失度」,寒溫虛實失了調節,自己不曉得調整。一般人講衛生是西方的文化觀念,中國人講養生,養生就是修道。要想懂得養生,第一先懂得這兩句話,寒溫要曉得節制。譬如冷氣,像昨天這個同學跟著我做事,我說打開冷氣吧!他說不要啦,老師你不是講流一點汗舒服一點嗎?我說對啊,可是現在你一流汗,昏了頭就不能做事了。
我說打開最弱的,兩個鐘頭以後關了就夠了。他照我的辦法,蠻好,涼快一下就好了嘛,
何必一定要冷得非穿毛衣不可,那就是「不節」,不曉得節制;那就叫做「失度」,不曉得調整,就會致病。

有個最重要的,是本身感受的溫度,每個人不同,跟人的年齡、健康都有關係。譬如有人,今天天氣那麼熱,老師你為何還要多穿一件背心?我說我覺得涼,你們不要管。等到下午,他們覺得涼,已經感冒了,這是你們反應慢,我早就感覺到了,所以衣服先披上了。因此我們自己的火力向上升,冬天可以吃冰,夏天我是不主張吃冰的,我寧可喝燙的。另外飯後吃水果我是絕對不讚成,我們剛把熱的東西吃下去,跟著又把涼的東西吃下去,就把它蓋住,久而久之不生病才怪。每個人的舌頭吐出來都是白白的,上面都有寒氣。這個水果和冰是可以吃的,但最好在平時吃,為什麼一定要在飯後吃水果?這都是習慣,以為這是科學,不通!我們冬天胃口特別好,吃火鍋也好消化,這也是陽氣上來。冬天外面冷,真正內熱在裡頭;夏天陰火,外面熱得不得了,腸胃反而是寒的,所以夏天胃口不好。你們夏天喜歡吃冰喝涼水,我看到就害怕,我走中國路線的,幾十年如一日,夏天喝熱的水,冬天可以吃冰。
什麼飯後吃水果啊,這些我都不干!

一冷一熱之間,都是致病的根源。冰涼的水果平常吃!剛剛吃了熱的,這冰水一澆下去,在裡頭凍住,可能慢慢就結塊了,也許就得癌了。如果身上有真陽之火,不管癌也好,瘤也好,都會把它化掉。就怕你身上有寒火,不能發起真陽就完了。「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夏天天氣很熱,其實在陰陽學上叫做陰,所以陰氣很多。那麼我們人的陽氣碰到夏天這個氣候的陰氣,容易煩躁,容易發脾氣;這個時候精神容易破壞,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覺。「使志無怒」,在心理的修養上少發脾氣,「怒」是發脾氣。換一句話說:心理上對人、對事寬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所以夏季要善養自己的意志,「無怒」,陰氣就可以發洩出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